随着有关部门加速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QFII)将大幅流入。这既是人民币资本项目管制逐步放松的步骤,也将推动国内资本市场进一步开放。
2002年,我国推出QFII制度,允许符合条件的境外机构投资者投资境内证券市场。“十一五”期间,有关部门提高单家QFII额度上限,缩短QFII本金锁定期,在账户开立、汇兑等方面简化审批手续,支持QFII制度稳步发展,提高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程度。数据显示,截至10月末,QFII开户数为330户,去年底这一数据为239户。这意味着,今年以来QFII流入速度明显加快。
国家外汇管理局官员此前明确表示,今年有序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重点在证券市场对外开放和个人资本项目对外开放上。这意味着QFII扩容有望提速。
首先,从长期看,海外投资者对我国资本市场配置需求十分强烈。目前,我国GDP排名全球第二、A股市场总市值超过3万亿美元。未来十年我国经济有望继续保持较快增长,直接融资比重将逐步上升。因此,虽然短期内我国经济增速下滑和A股低迷使一部分海外投资者对投资A股的兴趣有所减弱,但从长期来看,我国资本市场对QFII仍有较强吸引力。
其次,与亚太地区其他市场相比,就资本项目开放程度和资本市场投资者结构而言,QFII还有巨大上行空间。虽然今年QFII涌入趋势明显,但其占我国资本市场比重仅为1%。印度市场QFII占比已达30%,韩国达26%。我国QFII发展程度远低于周边国家市场开放水平。
再次,宏观环境变化使扩大人民币资本项目开放、放宽QFII流入限制条件进一步成熟。自QFII机制推出以来,外汇局于2005年7月和2007年底两度增加QFII额度上限。今年追加额度上限的背景与前两次的不同之处在于,自去年四季度以来,外汇占款连续三个月出现负增长。今年以来,外汇占款增量维持低位,减轻资本流入给人民币升值、央行被动投放基础货币所带来的压力。鼓励企业进行海外投资,使一部分外汇资金流出。我国资金供求面发生变化。
此外,我国资本市场需QFII“供血”。一方面,近年来,股市动辄出现大幅回调,已显示股市内在供求平衡被打破。可预期的是,国内市场资金需求量依然较大,IPO扩容、新三板推出等因素将使资本市场面临长期缺钱境况。另一方面,按“先股票、后债券”的开放顺序,随着利率市场化等制度建设推进,债券市场将逐步对QFII开放。今年证监会已取消QFII投资股票比例不低于50%的限制,允许QFII灵活对股票、债券等资产进行配置。监管层可能将多管齐下,放松准入门槛,继续推动QFII流入。
从制度安排看,监管层近期频频吹风加快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央行已逐步减少对汇率干预,让汇率更具弹性,从而抑制短期资本赌人民币单边升值的冲动。监管层多次表示必要时应对短期资本的跨境流动采取临时管制措施。多项举措表明监管层正在为进一步推动资本项目可兑换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