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兴业银行定增过会 国家队“供血”力挺蓝筹

    证券日报 2012-11-30 08:49

    来源:证券日报  作者:肖怀洋

     

    分析称从资金来源看都是增量资金,并未从市场“抽血”,场外资金的加入有利于市场稳定

    ■本报见习记者 肖怀洋

    兴业银行(601166)昨日晚间公告,经中国证监会发审委2012年第211次会议审核,公司非公开发行A股股票的申请获得通过。经历了半年多的等待,兴业银行定增事宜终于尘埃落定。

    在该方案中,兴业银行拟以每股12.36元的价格(发行方案确定的发行价格为12.73元/股,须根据上交所规则扣减2011年度现金分红0.37元/股,最终确定的发行价格为12.36元/股),向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人民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上海正阳国际经贸有限公司等5家投资者定向增发约19.15亿股股票,募集资金约240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与此前交行定向增发一样,兴业银行定增的主要认购对象的大股东也都包含了财政部和社保基金。兴业银行董秘唐斌向本报记者表示,这显示了“国家队”对蓝筹股价值认可,是对资本市场间接的供血;同时也体现了新的环境下,监管部门有疏有导理性对待市场的态度。

    定增吸引场外资金入市

    疏导结合传递股市正能量

    出于投资者对新股“抽血”股市的担忧,今年新股发行陷入停滞状态,而目前有800只IPO新股排队。监管层最近表态,一味围堵新股发行并非长久之计,疏导结合引入长期资金入市才是解决之道。

    深受“抽血”指责的不仅是IPO,银行再融资也饱受困扰。不过今年两例重要的银行定向增发却给再融资提供了新的思路。

    今年8月份已经完成的交通银行再融资和即将获批的兴业银行再融资,均采用了定向增发的融资方式。兴业银行董秘唐斌告诉记者,选择定向增发这种方式是经过充分论证、统筹多种融资方式后作出的慎重选择。可转债、配股都需要公众出钱,对市场有“抽血”效应,而只有定增对资本市场影响最小,是监管部门及投资者较为鼓励和接受的方式。

    同样,交行选择的发行对象也不是面向现有全部股东,而是针对特定投资者,包括财政部、社保基金、平安资产、中国第一汽车集团公司、上海海烟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中国烟草总公司浙江省公司及云南红塔集团等。从资金来源看都是增量资金,并未从市场“抽血”,反而由于场外资金的加入实现了市场扩容。

    唐斌认为,既符合银行自身发展需求,又有利于维护市场稳定,这样的融资方案为市场提供了新的思路和参考,也赢得了监管层的认可。

    国家队力挺蓝筹

    银行股凸显投资价值

    在兴业银行约240亿元规模的定增方案中,其中约170亿元由人保集团三家公司认购,中国烟草认购约50亿元。而这两家均带有“国家队”的背景。比如:财政部持有人保集团306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88.72%;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持有人保集团38.91亿股股份,占总股本的11.28%。同样,交行的定增对象也主要由财政部和社保基金等国字号组成。

    从价格来看,截至11月28日兴业银行收盘价为12.58元/股,本次经除息调整后的增发价格为12.36元/股,静态折价约2%,而该行股价在前一阶段曾下跌至发行价格之下,存在溢价发行的风险。此前交行确立的4.55元/股的定增价格,即为溢价发行。溢价参与增发显示了参与机构的支持力度,不仅如此,参与定向增发的认购方,也均承诺了三年乃至更长的锁定期,表现出对银行长期投资价值的认可和未来发展的信心。

    国家对银行股的力挺还体现在二级市场上的增持,自从去年10月汇金公司承诺增持以来,截止到今年三季度,汇金多次出资增持四大行。而在汇金公司今年10月10日宣布启动新一轮增持四大行的行动后,银行股筹码在大宗交易市场也变得炙手可热。本报曾对此做过统计,从10月15日至11月23日的30个交易日,12家银行24次上榜大宗交易,合计成交18288.26万股,合计成交额达71529.30亿元。24次交易中有16次为“零折价”,而零折价的背后指向疑为QFII。批量破净的银行具备较高的安全边际,也赢得了QFII的青睐。

    银行估值迎来反弹的一个政策利好是监管当局采取了更加审慎务实的态度制定了“中国版巴塞尔协议Ⅲ”。在新颁布的《资本管理办法》中体现为在采用国际标准上更多地考虑并适应中国国情及银行业现状。比如具体到某个监管指标孰高孰低上,普遍采用较低的指标要求;在达标时间存在快慢选择时,普遍采用更长缓冲期的监管要求,从而较大程度缓释了目前国内银行股面临的再融资压力。排除了这样的后顾之忧,市场有理由相信银行股会有更加积极稳健的表现。

    上一篇

    欧阳健生:加大对证券违法犯罪行为刑事追责力度

    下一篇

    IPO已不是大盘下跌元凶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