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租车违规运营情况的确存在,但不普遍,而无运营资格的“黑的”非法拉客情况更加严重,成为这座著名旅游城市的一道“黑色风景线”。
(新华调查)著名旅游城市的“黑色风景线”——杭州“黑的”泛滥调查
新华网杭州11月24日电(记者周竟)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在杭州萧山国际机场遭遇出租车“宰客”一事,23日有了最新进展,违规司机被杭州市运管部门罚款1000元并扣服务资格证15天。记者近日调查发现,出租车违规运营情况的确存在,但不普遍,而无运营资格的“黑的”非法拉客情况更加严重,成为这座著名旅游城市的一道“黑色风景线”。
管理人员与“黑的”司机聊天、吃东西
近日,记者来到汽车南站。在出站口,面包车、私家车和三轮摩托车占据了马路两边。至少有三四十个“黑的”司机站着,一有乘客出来,他们便蜂拥而上,拉着追问去哪里。“出租车起码要排一个小时的队,我这马上走。”“出租车打表很贵的,我们便宜好几倍。”“我们也是正规运营的。”谎言,是这些人用来诱惑乘客的常用工具。为了增加可信度,一些人还挂着写有“工作证”的胸牌。
“差点把我衣服都扯破了!”一位第一次来杭州旅游的乘客说,“黑的”让她对这座城市的第一印象大打折扣。
记者发现,“黑的”司机喊价离谱,比如从车站到西湖,正常只要20元左右,但他们一开口就要五六十元甚至百元。记者看到,一些对杭州不熟悉的乘客在他们的“忽悠”下上当受骗。
“黑的”拉客如此猖狂难道没人管?在出站口附近的出租车候车处有一个管理亭,一位穿着“保安”制服的工作人员指挥着乘客候车,但对于周围疯狂拉客的“黑的”司机,他视而不见。“‘黑的’我不管,也管不了,我只管出租车有没有正常上下客。”这位工作人员说。记者发现,他与“黑的”司机们很熟,聊天、吃东西,俨然是朋友。记者在火车站、机场和其他数个汽车站都观察到了类似的情况。
正规出租车司机收入比不上“黑的”司机
有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杭州至少有两三千辆“黑的”,他们多出现在人流密集的车站和商业场所,早晚高峰时,他们也会到处兜揽生意。
对“黑的”,出租司机也是怨声载道。“黑的司机很霸道,他们不但明着和我们抢生意,有时看乘客上我们的车,他们还会动手打我们。”一位在杭州开出租车多年的司机胡军华说,“黑的”生意好做,而且轻松,觉得不公平。
“我们一个月只能赚四千左右,但‘黑的’起码能赚六七千。”一些出租车司机告诉记者,他们有时的确“眼红”“黑的”司机,偶尔也会抱着侥幸心理通过“议价”“拼客”等方式多赚点钱。“我有好几个出租车司机朋友直接转行去开‘黑的’了,自己买个几万块钱的车拉客,不用交班费,过得比我们滋润。”另一位出租车司机曹建实说。
出租车司机们认为,“黑的”的泛滥已经影响到他们的生存发展。“这样下去,开正规出租车的人会越来越少。”曹建实很担忧。
“黑的”泛滥,管理部门做了什么?杭州市交通运输局出租车管理处工作人员王巍说,运管部门每年花很大的力气管理出租车和打击“黑的”。不仅对所有的出租车安装了GPS定位系统,投诉热线也是24小时开通,此外稽查人员每天24小时在道路上巡查,在车站等出租车需求较多的地方还设立了站点,专门派人现场监管。
王巍说,对于非法营运的,按照规定,可处以1万-5万元的罚款。从今年初到11月中旬,杭州市运管部门已查处黑车1100余辆次。
王巍也坦承,对于正规出租车,他们监管起来比较容易,而对于“黑的”,由于调查取证难,打击起来有难度。
“黑的”横行的重要原因是公共交通系统不完善
“黑的”现象在其他城市也普遍存在,可以说是城市管理的一大顽疾。出租车司机认为,打击“黑的”不能只靠运管一家,应该联合公安、城管等部门,且需加大处罚力度。同时,对于正规出租车,相关部门应该统筹管理,合理设定出租车数量、运营机制和收费等,将它们的效益最大化。
此外,业内人士认为,“黑的”屡禁不绝还有一大原因,就是有巨大的市场需求。“大家出行越来越多,对交通的需求肯定也越来越大。但是,由于公共交通系统不够完善以及道路拥堵,很多原本打算坐公交的乘客改坐出租车,导致出租车负荷过重。”浙江大学工程交通研究所副教授彭勇说。
出租车应该是个性化的高档交通工具,还是公共交通系统的补充?这一争议一直没有停歇。在国外,出租车多数收费很高,属于个性化服务,被看成是享受型的交通工具。但在国内,出租车一直定位不清,在多数城市,出租车是平民消费,服务也谈不上高品质。
王巍说,在发达国家,公共交通承担公众出行的80%以上,而杭州远低于这个比例;相反,出租车却占到城市公共交通运输量的25%。
“如果公共交通发达顺畅,那么大部分人肯定愿意通过这种方式出行,对出租车的需求会下降,出租车得以转型找到自己的定位,而‘黑的’的市场也会相应缩小。”彭勇说,大力投入公共交通系统是一个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不仅对打击“黑的”有效,也是治理拥堵的“良方”。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