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今年年初,工信部出台《2012年度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 《目录》),希望通过公务用车的示范效应,加速自主品牌市场份额和品牌效应的快速提升。
在今年北京车展之前,一汽集团红旗品牌进行了战略发布,标志着红旗品牌第三次强势回归;此后,上海牌出现在新车目录当中;北汽集团在北京车展上针对政策采购的高端自主品牌C90亮相……无论是传统品牌的复兴,还是新品牌的快速布局,都可看出汽车企业集团加速布局公务车市场的脚步。
按照产品规划,2013年将是集团化高端自主品牌集中发力上市的一年。这一年的政策采购角逐,将愈发激烈。
借利好政策 自主发力
《目录》最终车型目录在今年3月确定,其所涉及的25家企业、412款车型全部为自主品牌。而在此之前下发的《2009~2010年中央国家机关汽车协议供货汽车厂商名单》中,大众、奥迪、丰田等国外汽车品牌占据了重要份额。
据媒体估算,2010年中国汽车市场1800多万辆的销量中,公务车约占10%,其中一般公务用车数量又占70%左右,约在130万辆左右,自主品牌车型比例不超过10%。
政策变化之后自主品牌的机会也随之而来。在入围的车型中,一汽、东风、上汽等企业中多款车型入选:一汽集团旗下奔腾、夏利,上汽集团旗下荣威和MG名爵等,吉利汽车除沃尔沃以外的多款车型等都成功入选,比亚迪、长安、长城等汽车公司同样有车型进入名单。
虽然相对于我国逾1800万辆的汽车年产销量而言,公务车市场并不算大,但由于受奥迪在中国市场成功的启发,业界深刻地意识到公务车市场对普通消费市场的示范效应。成长中的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更希望能通过获得这种示范效应,来加速提升自己的品牌竞争力。
作为此次《目录》中多款车型上榜的长安汽车,发力公务车的态势已经非常明显。长安集团党委副书记、副总裁朱华荣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政府采购的执行力度已经非常明确,对于自主品牌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消息。
此外,有关各大车企发力自主品牌的消息此起彼伏。先是东风集团掌门人朱福寿已经抛出了300亿元的“大自主”计划,随后北汽集团总经理韩永贵也表示,2012年是北汽集团在自主品牌乘用车领域发力的第一年,北汽集团将在这一年推出多款自主品牌车型。
各大集团重金布局
根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一汽集团基于全新H平台的公务轿车红旗C131车型将在2012年末推出,该项目投资额达17.85亿元,并肩负着重振红旗品牌的重要责任。
此外,今年年初,工信部发布的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第233批)公告里,出现了沉寂20年的“上海牌”。上汽集团对此回应称,“上海”牌确已列入上汽集团乘用车的新产品规划,但目前尚处于规划阶段。
对于大型汽车集团纷纷发力自主品牌,宏源证券分析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在过去二十几年的发展中,各大汽车集团都有了一定的资本与技术积累,在客观上具备了发展自主品牌的条件。
此外,工信部发布的《党政机关公务用车选用车型目录管理细则》将大部分合资品牌排除在门外,各车企纷纷在此时发力自主品牌,也是瞄准了公务车采购这块蛋糕。
长安汽车、广汽集团在中高端自主品牌市场展开布局。以长安汽车为代表的中高端自主品牌车型和新能源汽车的集中投放,主要针对政府采购市场。
“公务车新采购目录是国家发布的一个政策指引方向,对企业来说,这是极大的利好政策,但是到底对企业销售能有多大的促进作用,这还需要看普通消费者的品牌认同。”比亚迪相关人士称。
广汽集团相关人士也表示,“新的采购目录对传祺来说,是非常大的利好,但是后续政策需要跟进和完善。”
技术提升尚待长足进步
根据记者采访了解,把公务用车作为开拓市场的优先路线,是不少自主品牌车企的选择。包括一汽、上汽等在内的多个自主品牌厂家,已经着手进军中高端甚至豪华车市场,对公务车跃跃欲试。
然而,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认为,自主品牌的快速壮大进程中,应谨慎押宝公务用车。对于自主品牌车企来说,在生产的一些高端车型身上还能隐约看到国外品牌的影子,如果没有过硬的技术支撑和市场销售能力,即便从公务车领域进入市场,也难以保持长期健康的发展。
“自主品牌企业的发展肯定是优胜劣汰的过程,归根到底比拼的是技术水平的成熟程度。”上述分析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因此在树立品牌形象、打造高端自主品牌的过程中,对于技术研发不仅不能忽视,更应提升到自主品牌发展的至高位置。
不可否认的是,在自主品牌加速发展时,技术水平和研发能力的提升无疑是最需要时间和积淀的。
正如相关专家所言,我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核心技术主要是通过逆向研发或向国外咨询公司购买技术图纸而得,在汽车各部分技术水平上并没有形成研发体系,与成熟的汽车企业相比存在较大差距。以发动机研发为例,大部分自主品牌企业与世界水平相距甚远。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主品牌目前正处于非常困难的时期,这是由于自主品牌起步晚,除了研发费用、人才积累的欠缺,在技术方面,更是有很多领域尚未开始研究。
因此,在各汽车集团都将自主品牌发展作为“十二五”时期重点发力领域之时,在品牌先行的工程之后,新一轮自主品牌技术提升能否到来还是未知。在“集团军”主导的新一轮自主品牌热潮中,“不差钱”的资金投入与品牌宣传成为趋势。然而,在此基础上,技术研发能否取得长足进步正是核心所在。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