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者以为导致近一两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屡现异动的原因并不在于热钱,其根本在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不断成熟。
罗克关(中国上市公司舆情中心观察员)
近两年来,人民币汇率但凡出现无征兆的异动,市场无一例外将其归于一个结果——热钱。这个几乎深埋于潜意识里的认识甚至波及香港,上月末至本月初港元联系汇率的强方兑换线被屡屡触及之时,内地市场也一再惊呼美国量化宽松掀起的惊涛骇浪已经拍岸而来,甚至热钱由香港流入内地的线路图也被好事者描绘得栩栩如生。
但事实如何呢?笔者相信,香港金管局总裁陈德霖上周五的解释已经非常明白,诱发香港市场港元汇率屡次触及强方兑换线的主因并不是外来资金,而是由美元贬值预期引发的本港资金弃美元而囤港币。而近期净流入香港的资金的规模有多大?不过区区40亿美元,掀不起大浪。
既然并没有大规模资金流入香港,那么资金以香港为跳板大举流入内地的担忧又从何而来?在香港市场港元汇率连续异动的同时,境内的人民币中间价和每日的即期交易汇率连续异动该如何解释?因为如以11月14日为界,人民币中间价已经7连升,外汇即期交易汇率也呈现连续12个交易日开盘涨停的格局。
从银行渠道反馈回来的信息显示,现在境内即期市场上的美元抛盘确实厉害。而其中根本,在于9月末美元走势逆转以来,大量囤积香港延迟结汇的资金集中回来。9月份全口径的外汇占款数据不是大出市场意料吗?当月新增1306.79亿元,一举扭转连续两个月的负增长。而且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部分结汇资金并未进入央行的外汇占款池子,而是滞留在了商业银行账上,因为后续公布的央行外汇占款数据环比只增加了20.38亿元。
而恰在此时,9月末和10月初我们可以看到人行公布的中间价开始由贬转升。也就是说,贸易商们此刻将手中美元换成人民币,正好抄底。实际上,这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刺激了结汇的进程。根据Wind资讯提供的即期交易汇率走势,境内市场盘中价格人民币看涨的速度明显加快,并延续至今。但是,由于人行推高中间价的步幅过快,商业银行在9月末吃入的外汇贬值敞口也开始放大。结果是什么?就是银行和贸易商一起抛美元,其动力足以将每日的即期汇价死死地砸在涨停板上。
实际上,如果我们再将视线拉长到今年二季度初,相应的对比会更加强烈。当时的情况正好相反,市场看空中国经济心态正浓,人民币贬值预期大盛,境内的人民币即期汇率不也出现过连续跌停的局面吗?原因其实一样,结汇资金在香港拿着美元更划算!
所以,笔者以为导致近一两年以来人民币汇率屡现异动的原因并不在于热钱,其根本在于香港人民币离岸中心的不断成熟。香港市场近一年以来人民币资产市场的投资渠道不断拓宽,而其自由港的地位也意味着人民币与美元之间的兑换完全不受限制。如果善用两地汇差和利差之间的空间,合理实现套利并不是天方夜谭之事。叠加上现有外汇管理条例延迟结汇的空间,极端情况下确实容易导致境内外汇占款数据骤涨骤跌。市场在不明就里的情况下,往往认为这是热钱潮涨潮落。
实际上,与金管局总裁陈德霖认为并没有大量资金连续入港类似,央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前日亦明确表示,当前企业、个人跨境资金甚至并不是流入,而是连续两个月小幅净流出。他明确称,内地外汇供求始终保持基本平衡,并无方向性、趋势性变化。
而后续情况会怎么走?境内即期市场12个涨停板之后会不会有更多的涨停板?笔者建议读者将美元兑人民币中间价、境内盘中即期汇率和香港市场1年期NDF汇率重叠起来看。三者加总,我们或许会恍然大悟——至今香港市场美元兑人民币1年期NDF价格依然高于境内中间价。也就是说,市场认为1年后1美元能够兑到更多的人民币,这难道就是所谓的人民币升值动力所在吗?
更加巧合的是,昨日央行中间价已经悄然结束了7连涨。所以,热钱真的来了吗?各位看官请仔细斟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