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北京晨报
中国经济似乎渐渐走出全球经济危机的泥潭,经济正向着企稳回升的方向发展。这不仅可以在已公布的各项经济数据中找到依据,也可以在央行每周进行的两次公开市场操作中寻求答案。昨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逆回购1860亿元人民币。虽然自上周以来逆回购到期量明显较前期有所攀升,但市场资金面依然较为宽松。
自今年6月底以来,逆回购逐渐取代此前的调节工具央票,成为近5个月来央行用以调节市场资金的主力军。所谓逆回购就是通过短期(以7天、14天、28天为主)向市场释放资金的形式,更为灵活地调节市场资金的松紧程度。
数据显示,本周将约有4220亿元的逆回购到期,可谓“天量”,昨日当日就有2240亿元逆回购到期。以此计算,昨日实际央行净回笼资金380亿元。
对外经贸大学客座教授赵庆明表示,虽然10月份贷款新增额创下13个月以来新低,但市场并不缺乏资金。目前,外汇占款已经恢复千亿元以上的增长态势,而这种态势很可能将持续,使得市场资金不会匮乏。实际上,外汇占款的增加从一定程度上表示资金的流入,有业内人士认为,因为中国经济向好,改变着此前各投行对中国经济的悲观预期。
在这样的情况下,一向在年底紧张的资金变得较为阔绰,交通银行金融学博士鄂永健表示,这让年内降准的概率几乎为零。不过,鉴于年初一般信贷需求的旺盛,物价涨幅预期并不大,预计在明年初可能出现1到2次降准,每次0.5个百分点,之后考虑到物价涨幅可能有所扩大,准备金率会保持基本稳定。
此外,鄂永健认为,明年会出现加息预期。他表示,10月经济数据进一步改善,未来经济增长将呈现小幅回升态势。但明年物价可能进入新一轮上行周期,主要发达国家继续实施的量化宽松政策会对我国形成不可忽视的输入型通胀。
“预计存贷款基准利率保持基本稳定,但也不排除在明年三、四季度小幅加息。”鄂永健表示。(记者 姜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