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双十一”网络狂吸金 大促为何遭遇“三宗罪”?

    新华网 2012-11-12 16:56

    盛宴的背后,购物体验不佳、商品“临阵下架”、特价商品“躲猫猫”、先提价后降价,大促的消费体验却让消费者难言满意。

    新华网上海11月12日电    淘宝天猫商城大促开始8小时,就完成了相当于今年十一黄金周上海395家主要零售企业6天的销售总额……“双十一”大促的吸金力惊人,然而,盛宴的背后,购物体验不佳、商品“临阵下架”、特价商品“躲猫猫”、先提价后降价,大促的消费体验却让消费者难言满意。

    “双十一”大促:盛宴背后,一地鸡毛

    阿里巴巴集团12日凌晨称,天猫“11·11”购物狂欢节当天,天猫和淘宝通过支付宝完成的总销售额达到191亿元,是去年的3倍多,其中天猫达成132亿元,淘宝完成59亿元。

    然而,尽管业绩亮丽,在微博和论坛上,网友对这场大促的购物体验却并不满意,从给支付宝充值、到购买商品、到支付,可谓“环环皆可能出错”。

    尽管天猫商城在此前发出公告称,活动当天给支付宝充值人群较多,可能较为拥堵,提示消费者在11日凌晨活动开始前为支付宝充值。但10日晚间,已有不少网民反映称,自己无法给支付宝充值。网友上传的截图显示,支付宝提示“由于充值活动太火爆,当前充值人数太多,请等待12秒”。

    不少消费者反映,大促销还未开始就遭遇网络“非常拥堵”,经常出现“网页错误”的界面。“为了参加限时促销活动,我不得不多次刷新网页、重新打开浏览器甚至重新启动计算机,希望能够减少这些技术故障。”同济大学大四学生陆苑说,这些技术性问题使得她网购的心情非常焦虑,“简直是花钱买罪受”。

    “活动开始前,我就把想买的产品都放到购物车里,到凌晨多次尝试支付,一刷新就提示有商品下架了,购物车的商品从4000多元一路掉到1000多元。好不容易‘拍下’了,却付不了钱,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抢到的商品过了店家规定的15分钟支付期,从购物车里消失。”从事金融业的上海白领汪萍说。

    上一篇

    大饼诱人 国际奢侈品企业加码中国市场

    下一篇

    人社部副部长:经济增长放缓对就业影响开始显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