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从月销300辆到80辆:一位日系经销商的起伏

    2012-11-01 00:47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目前情况没有北方那么糟,9月销量有所下降,10月又有小幅回升。”广州的一家日系品牌经销商市场负责人蔡园(化名)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经销商普遍习惯了艰难的汽车市场,已经比较平静。

    在广州开始施行限购政策时,蔡园对广州市场的容量和前景都非常悲观。他认为,广州汽车经销商的大洗牌已经展开,接下来经销商会一家接一家地倒闭。此后,由于中日关系影响日系汽车在中国市场的销售,蔡园所在的4S店9月停业了3天,近一周的时间没有销售记录。

    蔡园告诉记者,“大家都说,今年最悲惨的是广州经销商,更悲惨的是广州的日系品牌经销商。”不过与7月1日广州执行限购时相比,现在他已经不再急躁,“大家都看开了,拓展售后市场,一切按部就班地进行。经历了热销、冰点,接下来不会再有那么好,也不是最糟的时候。”

    7月开始销量下滑

    作为在广州经营了十年的经销商,蔡园经历了日系品牌“加价售车、产量就是销量”的黄金时期。他说,市场最旺的时候,一个月平均销量200~300辆,单店销售顾问达30人,甚至没有休息日。

    “那时只要站在店里,就有车卖,有销售提成拿。”蔡园说,按照整车厂制定的业绩水平考量标准,一个销售顾问每月销售8辆车左右,这样算来,一个月至少200辆的销量流水,该店在考核中一直处于领先位置。如今,该店的销售顾问仅剩6、7个人,工作日基本没有人看车,大家下午就处于半休息状态。“从今年7月开始,提前打烊已经成为习惯。”

    据了解,截至10月29日,该店10月销量在80辆左右。“与7、8月相比,车市有所回升。其实,9月也在小幅回升。”蔡园表示,与广州限购政策压力相比,9月突发事件的影响,在终端市场并没有特别严重。

    这一现象同样出现在北京。北京地区一位日系高端品牌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月18日当天,店内仍然有销售记录。

    但是,市场无疑是越来越艰难的。“我们店10月售后利润下降了2万~3万元,这是7月销量急速下滑的结果,刚好新车3个月做首保。”蔡园担忧的是,新车销量的急速下滑,已经造成售后“供血不足”。

    作为一家十年老店,蔡园所在的店收益基本依靠售后。他说,“日系车价掉得那么严重,经销商新车销售完全处于亏损状态,算上整车厂返点,能够持平已经实属不易。”

    利润下滑的直接影响就是销售人员的收入下降。“今年10月,留下的销售顾问收入已经下滑了50%以上。”蔡园告诉记者,多年前,该店销售顾问的月薪就在6000元以上了,现在又恢复到了3000元左右的水平。

    让他更加担心的是,这个数字明年会不会继续往下降?

    整车厂的救赎

    重重压力下,广州日系品牌经销商的洗牌潮越来越近。

    “洗牌是可想而知的事情,市场需求就这么大,肯定要减少供给达到平衡。”广东省汽车流通协会会长严斐曾在限购实施时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达了这样的看法。

    “目前还没有听闻广州日系经销商倒闭的消息,毕竟新车销售的影响并不大。”蔡园告诉记者,汽车经销商是个投资收益慢,亏损也不快的行业。

    实际上,在北方市场,市场情况更为严峻。在黑龙江鸡西,当地熟悉日系品牌的一位汽车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9月,鸡西当地日系品牌销量最好的是一家广汽丰田4S店,卖了5辆车。“斯巴鲁4S店卖了2辆,广汽本田好像就卖了1辆。”

    在武汉,日系品牌经销商退网的消息已经传来。“车卖不动,已经不进货了,准备改做其他品牌。”该经销商向媒体表示,库存已到警戒线,实在做不下去的时候,退网是没办法的事情。

    市场情况未见曙光,日系品牌企业的自我救赎已经展开。此前,丰田牵头提出了 “客户零负担”的赔偿计划;东风日产的400万辆下线庆祝活动已经变更为“安全保障承诺”,在对车主进行关怀之时,率先提出了对经销商采取 “零负担”的补贴原则。东风日产市场部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为事件中受损专营店给予重建和维修支持,同时在商务政策上也作出变动,尽可能让所有经销商伙伴无后顾之忧,轻装上阵。”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日系车危机波及零部件企业 或致汽车产业链整体受挫

    下一篇

    广汽奇瑞联姻涉及技术和渠道自主品牌“抱团取暖”模式待突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