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关赟斐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关赟斐 发自上海
A股市场信息泄露事件频发、违规买卖股票的行为屡见不鲜、独立董事制度形同虚设等问题日益凸显,上市公司的治理状况受到投资者的广泛关注。在此背景下,如何完善上市公司治理成为亟待解决的新课题。
对于机构参与上市公司治理,在“2012中国上市公司高峰论坛”上,克明面业董事长陈克明、雏鹰农牧副总裁、董秘吴易得等上市公司管理层代表均表示认可。
“机构的帮助让我们企业受益匪浅。”陈克明说,“大型机构投资者往往覆盖全国各大城市,在很多方面,他们的经验和见解是我们所不具备的。比如在企业兼并收购时,机构能起到‘向导’作用,而且机构的市场调查也比上市公司更详尽真实。因此希望所有基金机构能参与到上市公司管理中来,给予企业更多指导,这对于企业是一件很好的事情。”
虽然机构参与管理已成为上市公司治理模式发展的新趋势,但探索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南方基金首席策略分析师杨德龙指出,从这几年披露的案例来看,很多基金公司参与上市公司治理的意图最后都以失败告终,并没有真正影响到企业的决策。
据杨德龙分析,根据今年出台的有关规定,基金公司投资一只股票不得超过总股本的10%,而A股上市公司大股东股份占比往往超过30%,因此机构很难影响公司决策。由于机构的投资很分散,甚至有基金公司的持股数量高达四、五百只,人员往往只有几十人,参与公司治理难度很大。
对此,吴易得建议,要通过机构参与上市公司治理从而达到企业的社会效益最大化,应把握“请进来、走出去,一日两沟通,并做好‘夫妻关系’”的原则。
吴易得表示,实业投资者更关注的是微观经济和实体经济。但宏观经济分析往往对于企业扩宽眼界有很大帮助,因此可以把谙熟宏观经济的机构投资者“请进来”参与企业治理。不过,机构在做决策时,考虑更多的是市值、股价、排名和投资回报率。如果一个机构过多地干预企业战略和经营管理,会出现企业畸形发展,甚至过多地迎合投资者的需求,导致上市公司与机构联合搞虚假信息披露、虚假并购等丑闻。因此,在引入机构投资者参与企业治理的同时也要把握好尺度,必要时要让机构“走出去”。
吴易得解释道,“一日两沟通”指的是在企业接待日中,做好与投资机构和媒体的沟通工作,提升公司治理关系。“夫妻关系”则是指企业应与机构投资者保持长期合作、“终身相伴”的投资关系,这些都有利于企业的长期决策,也只有如此才能保证上市公司拥有良好的成长性。
“订悦2013”—— 《每日经济新闻》大征订活动,订报有礼。http://www.nbd.com.cn/corp/2013dingyue/index.html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