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日前,厦门华侨电子股份有限公司(600870,SH)(以下简称ST厦华)发布了2012年中期报告(修订版)。报告期内,公司实现销售收入14.11 亿元,同比增长0.54%,其中平板电视的销售额占总收入的95.58%;净利润为-70.62万元,国内业务主要营收同比下降26.28%。
西南证券家电分析师李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在当前家电市场呈现强者愈强的形势下,ST厦华在国内的业务营收下滑属无奈的一种表现。
征战海外市场却痛失国内阵地
上半年,ST厦华彩电及配件销售实现营业收入13.72亿元,同比增长 0.35%;车载监视器实现营业收入0.39亿,同比增长7.74%。其国内业务营收收入1.20亿元,同比下降26.28%;其国外业务营收为12.80亿元,同比增长3.23%。
上述结果在产经评论家刘步尘看来一点不意外,其认为ST厦华目前仍处在夹缝中求生存的尴尬局面。ST厦华曾经是中国第一台等离子电视的制造者,也是中国第一代数字电视的制造者,由于曾经的战略重心由国内移向国外,致使其品牌呈现如今的萎缩状态。刘步尘表示,企业开拓海外市场并没有错,但前提是在做好国内市场的基础上,显然ST厦华并没有做到这一点,一昧的去发展海外市场,此种战略有些欠妥。
据了解,ST厦华长期征战海外市场,早前该公司还曾提前判断到海外市场的平板化趋势,后欲借平板化杀入国内市场。然而,在海外征战多年,却缺乏对国内市场的了解,选择了在国内家电终端市场占比较大的家电连锁卖场。由于国内家电连锁业态发展尚不成熟,造成公司尽管在平板电视份额上一度占据领先的优势,却在利润上损失巨大。
尽管中华映管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华映管)此后也入主了ST厦华,但并未改变ST厦华的命运。刘步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坦言,对于实际控制人中华映管来说,它并不会在意ST厦华的内销比重有多大,或者品牌产品的毛利率有多高,对它而言,只要ST厦华终端走货量大,对上游屏资源的采购量大,就可以使它受益。但现今看来,ST厦华对于中华映管而言只能成为一个鸡肋。
业内:多渠道发展或实现自救
ST厦华在经营中出现的问题与困难是显而易见的。
报告显示,受产能过剩、价格下滑影响,上游液晶面板企业和下游品牌和通路厂商遭受亏损或经营困难,公司作为中间电视整机研发代工为主的企业,受到上下游产业的利润挤压和同行业低价竞争,经营上承受很大的压力;其次,公司资产负债率过高,银行融资比较困难并且财务成本过高,影响公司经营和获利。
一位接近ST厦华的资深业内人士也声称,该企业目前在国内的发展有些举步维艰,销售渠道基本已呈瘫痪之势,加之黑电行业目前已是强者愈强的时代,想要发展起来困难重重。
那么,ST厦华该如何自救?
产经观察家洪仕斌认为,首先,该公司的海外策略依旧要继续下去;其次,个性化的产品可以跨界进行合作,并非只局限于车载监视器,毕竟其仍有消费电子的优势,还可以多渠道的寻求发展;再次,还可以实行“品牌租赁”的策略,ST厦华的品牌效应目前仍有,一旦品牌授权出去,除了可以收取一定的品牌授权费,令自己的品牌于市场上继续与消费者进行互动,还可以继续保有品牌,并慢慢维系品牌,此方法至少可以延缓其品牌的衰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