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年以来近八成亏损 发行节奏公司监管成关注点

    上海证券报 2012-10-11 08:51

     

    上海证券报·个人股票投资者状况季度调查报告显示——

    今年以来近八成亏损 发行节奏公司监管成关注点

    上海证券报近日针对当前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人口学特征、投资习惯、后市观点等问题进行季度调查,调查范围覆盖全国大中小各线城市。调查显示,昔日带着“短视”、“投机”烙印的个人投资者正在发生蜕变,其投资行为日显成熟,短线炒作现象逐渐退潮,个人跟踪研究取代道听途说成为投资者判断的主要依据。

    但不容忽视的是,A股市场连续低迷对个人投资者积极性挫伤较大,短期内持悲观观点的投资者成为主流。半数投资者表示无法承受A股继续下跌。同时,新股发行节奏过快、新上市公司过度包装等现象已成为最受个人投资者诟病的问题。⊙本报记者 浦泓毅

    参与投资者调查的营业部(排名不分先后):

    东北证券(000686)投资顾问部及各营业部、东方证券各营业部、方正证券(601901)浙江分公司、国泰君安上海大渡河路营业部、光大证券(601788)上海松江营业部、英大证券兰州营业部、兴业证券(601377)上海天钥桥营业部、兴业证券上海民生路营业部、兴业证券上海金陵(600621)东路营业部、江海证券上海瑞金路营业部、国都证券上海通北路营业部、长江证券(000783)上海天钥桥营业部、华龙证券西安营业部、广发证券上海东方路营业部、广发证券(000776)上海玉兰路营业部、华创证券贵州六盘水营业部、国元证券(000728)安徽宣城营业部。在此深表感谢!

    A

    中青年成为投资主力

    半数受过高等教育

    统计数据显示,在接受调查的个人投资者中,男性投资者占61.3%,女性投资者占38.7%,显示男性投资者目前仍在个人投资者中占主流位置。

    年龄方面,20岁以下的个人投资者占比最少,仅为总数的2.2%,20岁至30岁、30岁至40岁、40岁至50岁、50岁至60岁及60岁以上的个人投资者占比分别为16.2%、25.2%、25.9%、19.7%及10.7%,显示出明显的正态分布特征。

    而在股龄方面,则以5至10年股龄以及10至15年股龄最为集中,在总数中的占比分别达到25.3%及24%。股龄一年的占比为5.5%,1至3年的为18.8%,3至5年的为18.0%,拥有15年以上股龄的老投资者在总数中的占比为8.5%。

    在教育程度方面,学历由低到高的分布情况分别为:小学及以下学历投资者占比2.3%,初中学历投资者占比14.8%,中专、高中及高职学历投资者26.5%,大学及大专学历投资者50.1%,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投资者6.3%。

    上述数据显示,目前A股个人投资者年龄主要集中在30岁至50岁之间,这些投资者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大专及以上学历的占总数56.3%。

    受教育程度较高,拥有稳定收入,同时也是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人口群体构成了当前A股市场个人投资者的主力军。

    主力人群青睐网上交易

    统计数据显示,网上交易已成为投资者首选,59.1%的投资者表示网上交易是其主要交易形式。同时有27.3%的个人投资者仍然选择传统的营业部下单方式作为其主要交易方式,而选择手机委托及电话委托作为主要交易方式的个人投资者分别占总数的7.8%及5.8%。

    从年龄分布来看,20至50岁之间的个人投资者中以网上交易为主要交易形式的投资者均超过6成,其中30至40岁的个人投资者为网上交易最为普及的人群,覆盖面达75%。而年龄较大的投资者则更青睐前往营业部交易,50至60岁的个人投资者中有38.5%青睐营业部交易,60岁以上的个人投资者中这一比例则达到了55.8%。

    从券商营业部反馈的情况也为上述数据提供了验证。今年以来券商营业部常出现门庭冷落的现象,由于营业部现场交易功能日显薄弱,削减交易大厅甚至取消交易大厅正成为越来越多券商营业部的选择。上海某新近重新装修的老牌券商营业部负责人就表示,新的营业部取消了营业大厅,转而设置了若干以会所标准布置的会议室、洽谈室等,加强了营业部提供财富管理服务的功能。而其他较新设立的营业部,轻型化、低成本已成为越来越多券商的选择。

    B

    投资行为趋于理性

    短炒缩水 中长线扩容

    随着高学历、稳定收入特征的人群逐渐成为投资者主力,投资者投资行为也逐渐趋于理性。其中最明显的现象在于原本在中小投资者中大行其道的短线投资者比例逐渐下降,在年龄较长的主力人群中,中长线投资策略逐渐获得认同。

    调查数据显示,46.3%的投资者认为自己属于中线投资者,短线投资者和长线投资者的比例则分别为32%及21.7%。

    在个股偏好方面,更多投资者同样选择较为中庸的选项,有52.3%的投资者认为自己更青睐股价适中的个股,青睐低价股的投资者也为数不少,占比达41.5%,而高价股则显得曲高和寡,仅有6.3%的投资者有投资兴趣。

    同时,有46.6%的投资者乐于持有市值适中的个股,乐于投资小盘股与青睐大盘股的投资者占比分别为32.1%与21.3%。

    年龄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左右了个人投资者的投资风格。数据显示,30岁以下的投资者中采取短线投资策略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有45%的年轻投资者青睐短线交易策略,而在相对更为年长的投资者中,这一比例则仅为29%。随着年龄增长,长线投资理念也更为普及。数据显示,20岁至60岁以上投资者中长线投资的拥趸每隔10年呈逐层增长态势,分别为6.3%、13%、22.5%、26.6%及44.2%。

    有投资者表示,A股经过20多年的发展,已经锻炼出一批经验老到的成熟投资者。丰富的社会阅历与投资经验使他们不再容易受到过去类似庄家做盘的骗局左右,追涨杀跌的冲动也不再像A股市场建立之初那样蠢蠢欲动。

    “那么多年学费交出去了,上个大学也够了。”一位张姓老投资者笑称,“现在有些庄家做小股票,盘中的那些砸盘震仓、诱多出货的手法只能骗骗新入市的投资者,像我们这样的老江湖是不会上当了。”

    数据同时显示,仍有74.8%的个人投资将赚取价差作为投资的主要目的,而以获取上市公司分红为目的投资者则出现明显增长,达到17.8%,同时有7.5%的投资者选择了参与上市公司管理及其他理由作为参与股票投资的目的。

    小道消息淡出视野

    在投资依据方面,技术分析与个人长期跟踪研究已成为个人投资者在决策时的主要依据。分别有23.8%的投资者依赖技术分析,33.8%的投资者依赖个人研究。依赖亲友推荐,以及凭感觉随意选择投资标的的个人投资者比例较低,分别为14.3%及14.0%。而仅有4.5%的投资者表示自己依靠各种小道消息选择股票。

    数据显示,投资经验越丰富的个人投资者越容易相信自己的判断。在股龄超过5年的个人投资者中,依赖个人研究选股的投资者比例达到45%,而在股龄5年以下的投资者中这一比例仅为19%。

    而在持股数量方面,同时持有2-3只个股成为较多数个人投资者认为适合自己的管理能力,占比为47%。有7.6%的投资者一次只持有一只个股;25.8%的投资者同时持有3至5只个股,20%的投资者认为自己能够同时管理5只及以上的个股。

    半数投资者清仓ST股

    在选股标准上,随着价值投资观念的不断普及,公司质地已成为个人投资者选股时的重要依据,风行一时的热炒ST现象不再。数据显示,64.5%的个人投资者更加热衷于投资绩优股,而选择在绩差重组股中涉险的投资者比例仅为3.8%。

    另一项调查数据也对上述现象提供了验证。数据显示,在上市公司退市制度改革不断推进背景下,个人投资者对ST个股的投机正在退潮。仍持有ST个股的投资者仅占个人投资者总数的18.9%,而有53.5%的个人投资者表示,曾经持有过ST个股,但目前已经清仓。

    一位曾经热衷于投资ST股的张先生就表示,ST个股退市风险不断增大是他退出此类个股的主要原因。“按照之前的逻辑,ST怎么都不会退,不管是重组还是卖壳,都有炒一把的题材。可是现在这两条路都不太走得通了,退市看起来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再做这个就没什么意思了,不如找点其他的好股票。”张先生说。

    C

    供求关系是关注热点

    近八成投资者今年亏损

    2012年A股市场先扬后抑,9月份一度跌破2000点整数关,起伏不定的市场使得个人投资者“很受伤”。调查数据显示,有76.1%的个人投资者在2012年内处于亏损状态,持平的则有14.3%,只有9.5%的投资者实现了盈利。

    从调查数据来看,不同投资策略的选择并没有使投资者在今年的投资收益拉开明显差距。短线、中线、长线投资者的亏损比例分别77.0%、78.0%及73.3%;大、中、小市值偏好投资者的亏损比例则分别为78.0%、77.3%、及70.2%。但从年龄分布上看,60岁以上老年投资者的亏损比例明显高于其他年龄层次,达88.1%。

    在2011、2012年连续两年“吃药”之后,部分投资者对继续搏击股海的信心大有挫伤。调查数据显示,即使在大盘已跌至当前2100点左右,目前个人投资者仍普遍认为投资A股市场风险较大。认为当前市场“风险较大”及“风险很大”的个人投资者占比分别达到40.6%及43.4%,而认为“没有风险”和“风险不大”的投资者合计仅有6.5%,另有9.5%的投资者表示难以判断当前市场风险。

    “其实今年基金、券商理财产品收益还是不错的,可是我自己的股票就是一塌糊涂。现在投资工具越来越多,但股指期货、融资融券都是我们小散户玩不了的东西。这个市场真是越来越不适合小投资者玩了。”一位投资者李先生这样表示。

    半数投资者难以承受继续下跌

    另一组数据显示,在股指持续下跌之后,投资者对未来市场下跌的忍耐度也在下降。有合计达52%的投资者表示,在今后3个月内难以承受任何下跌或能够承受的下跌幅度不超过5%。而能够承受跌幅介于5%和25%之间的投资者达22%,能够承受跌幅介于25%和50%之间的投资者为15%,也有9%的投资者表示对下跌程度的承受范围没有上限。

    对不同人群的调查数据显示,长线投资者面对A股投资风险显得相对淡定。有12.8%的长线投资者认为A股市场当前“没有风险”或“风险不大”,比例明显高于短线投资者的7.2%及中线投资者的2.7%。

    对于未来A股走势,受访个人投资者的观点也比较悲观。对未来三个月A股趋势判断为“悲观”或“没有信心”的投资者占比达到54%,仅有8%的投资者表示乐观。同时,有22%的投资者对后市走向感到迷惘,表示难以判断未来3个月的股市趋势。

    在不同投资者中,以依赖技术分析进行投资判断的投资者对后市最为悲观,有65.3%的此类投资者对后市判断为“悲观”或“没有信心”,这或许与调查进行时大盘一度击穿2000点关口有关。根据部分技术分析人士观点,该点位是重要的支撑点位,一旦击穿将打开新一轮的下跌空间。但从9月末至今的大盘走势来看,沪指一度击穿2000点并未在投资者情绪上造成严重的恐慌。

    在被问及“如果有一笔闲散资金,是否打算继续投资股市”时,超过半数个人投资者表示目前将“暂时观望”或“不清楚”,占比达60%,仅有10%的投资者表示会增加投资,27%的投资者则表示反而会从股市中撤离资金。

    七成投资者认为新股发行节奏过快

    对于股市持续不振的原因投资者众说纷纭,但主要意见仍将之归咎供求关系的失衡。认为“新股发行节奏过快”以及“再融资压力过大”是导致股市低迷不振原因的个人投资者比例分别达到65.6%及60.6%。而认为宏观政策偏紧以及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应对A股市场低迷负责的个人投资者比例分别为50.4%及47.4%,基本处于正反两方各执一词的态势。

    另一项调查数据显示,认为当前新股发行节奏较快对股市有较大负面影响的投资者比例达到81%。其中认为负面影响“非常大”的投资者比例达51%,认为“比较大”投资者比例为30%,认为负面影响“比较小”或“非常小”的合计不足6%。

    上述数据也从一个侧面显示,新股发行以及上市公司再融资计划出台的节奏已成为影响个人投资者心理因素的重要砝码。一位孔姓投资者就表示,目前产业资本、机构金融资本和民间金融资本对上市资产定价权明显失衡,每一次资产上市的过程都不可避免地侵蚀着最底层投资者的利益。此说是否符合事实尚在其次,其反映出的投资者对于新股发行以及再融资的态度可见一斑。

    也有投资者表示,下半年以来新股发行审批节奏有放缓趋势,可以体会到监管层呵护市场的态度。但是由于市场整体偏弱提振效果并不明显,未来若重回旧有节奏,投资者心态不免出现矫枉过正的现象,反而导致新一轮下跌。更合理的办法应是让审批逐渐退出新股发行领域,让市场决定新股发行的节奏。

    政策变化影响投资判断

    与此同时,投资者也在对导致自身投资判断失误的原因进行分析。调查数据显示,国家政策变化被投资者认为是导致自己投资判断失误的主要原因,有66.8%的个人投资者持这种观点,位列各项因素之首。其他被认为是导致投资失误主要原因的因素分别是庄家操作股价55.6%,自身投资经验不足49.6%以及上市公司造假47.6%。

    数据同时显示,通过个人跟踪研究选择投资标的的个人投资者最容易受到政策变化的影响而蒙受损失。有78.5%的此类投资者表示国家政策变化是投资失误的主要因素,远高于其他投资者人群。

    D

    呼吁加强对上市公司监管

    鉴于当前市况,个人投资者对政府层面出台救市措施的呼声愈加强烈。首先,大多数投资者认为政府调控措施对股市具有较大影响力。对此持“同意”及“比较同意”观点的投资者合计占总数的68%。仅有10%的投资者“不同意”或“不太同意”调控政策对股市具有影响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数据基础上,“同意”或“比较同意”目前股市监管政策有利于股市发展的投资者占比为40%,较认同调控政策影响力的投资者比例有所减少。同时,认为当前监管体系能够有效保护个人投资者权益的投资者占比为14%,有28%的投资者认为目前投资者维权成本太高,不太容易保护个人权益,有43%的投资者则认为基本得不到保护。

    对于具体的措施,投资者的意见主要集中在杜绝上市公司恶意圈钱、加强对内幕交易的打击力度等方面。一位投资者就表示:“对那些包装上市的公司必须严惩,必须把那些恶意圈钱的上市公司高管罚得倾家荡产。”

    同时,也有投资者表示,监管层推出新政应着眼于市场制度建设,而不应过度纠结于当下行情涨跌。新政初衷应是规范市场环境,而非简单“救市”。

    “如果市场因为某项政策出台而上涨,那不是大家所反对的政策市吗?这样的上涨即使出现,也是难以长久的。”一位投资者在受访时颇有见地地表示。

    上一篇

    洛阳钼业续演神奇 游资狂欢分享盛宴

    下一篇

    股票开户数创三个月新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