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夏普否认扩大裁员规模 被指自救以增加谈判砝码

    2012-09-27 00:5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文坤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吴文坤 发自北京

    昨日(9月26日),有日本媒体曝出,夏普最近确定了新一轮的大型重组方案,计划全球裁员近1.1万人,这一数字远超此前提出的5000人裁员计划。

    此外,消息称,夏普的主要债权人瑞穗实业银行、三菱东京UFJ银行以及其他银行预计将提供总额约3600亿日元贷款,以响应夏普的重组计划。

    夏普中国相关人士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否认裁员规模将扩大。对于上述银行贷款事宜,该人士并未否定。由于银行方面还不确定,因此夏普中国拒绝对相关报道作出进一步评论。

    对此,业内人士指出,与鸿海精密(以下简称鸿海)的入股谈判陷入胶着状态,令夏普面临的挑战进一步加大。

    否认扩大裁员规模

    公开资料显示,夏普计划到2013年3月末,裁员总数量为5000人。不过,自从夏普宣布裁员计划以来,该数字就多次被曝出将会扩大。

    据昨日外媒报道,夏普公布新一轮大型重组方案,到2014年3月底,计划全球裁员近1.1万人,占员工总数约20%。此外,夏普还将今年10月至明年9月的职员奖金减半,并降低工资,在2012财年节省约500亿日元人力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夏普大中华区董事长菅野信行也曾表示,裁员计划主要是针对日本本土和欧洲,在中国地区不会涉及裁员事宜。但昨日的消息显示,被裁减的职员还将包括夏普计划出售的墨西哥、中国和马来西亚电视组装厂的职员。

    《每日经济新闻》昨日就此联系夏普中国,相关人士明确表示报道不属实,此前公布的裁员计划没有变化。

    夏普确认向银行提出融资申请

    “夏普裁员、降薪的目的,就是为了在下一财年盈利。”中国家电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亏损额的扩大使夏普扩大裁员范围不无可能。此外,夏普短期内对资金的巨大需求,使其面临巨大的压力。

    资料显示,目前夏普债务规模总计已达1.25万亿日元,其中包括3600亿日元的短期商业票据,此外,夏普2000亿日元的可转债将于明年9月到期。而在最近一财季净亏1380亿日元后,夏普的净资产比率已以达18.7%,低于通常意义上被视作企业健康门槛的20%。

    尽管夏普的主要债权人瑞穗实业银行、三菱东京UFJ银行在今年8月底曾以夏普总公司、国内工厂、营业据点的土地和建筑物为担保,设置了1500亿日元的贷款额度。但从上述债务情况来看,这一额度远远不够。

    最新的消息显示,夏普将在近期获得最多2100亿日元 (27亿美元)新贷款。上述夏普中国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确认夏普已经向银行提出了融资申请,不过,“银行有没有决定还不确定”。

    据了解,作为追加贷款的条件,银行方面要求夏普在2012财年下半年实现经常性盈利。这也使得夏普进一步调整重组方案。

    据外媒报道,除了以16亿日元出售在东芝所持股份,以30亿日元出售东京新宿区的办公楼外,夏普还将通过出售美国太阳能发电公司RecurrentEnergy筹集250亿日元,后者曾在2010年被夏普以240亿日元的价格收购。

    “在太阳能电池领域,夏普的技术、品牌比不过三洋,成本控制上也不如中国的公司。”中国家用电器产业协会全国消费电子渠道商联盟秘书长吴咸建认为,夏普削减这一部分业务是非常有必要的。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就太阳能工厂出售一事询问上述夏普中国相关人士时,后者表示,夏普总部并没有确切的消息。

    鸿海坐等夏普“自救”?

    “夏普采取上述措施的背后则是与鸿海的博弈。”吴咸建表示,由于夏普与鸿海在股权谈判上陷入僵局,而夏普自身缺乏“造血”功能使其在与鸿海的谈判过程中处于被动,必须要采取一些“反制”措施,寻求其他途径输血。

    据悉,双方曾在3月就鸿海在2012年3月之前以第三方定向增发的方式收购夏普9.9%股权达成了协议。但伴随着夏普股价的持续下跌,鸿海要求下调原定为每股550日元的股权收购价格,并要求获得夏普拥有的最新液晶面板技术以及向夏普派遣董事,而这并未获得夏普同意。

    菅野信行在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明确表示,夏普已经考虑过了“最坏的应对”。

    夏普当前采取的裁员、降薪、出售资产、申请追加贷款种种措施,在业内人士看来,都是为了“自救”,以增加自身与鸿海谈判中的砝码。

    在鸿海对夏普主体出资的谈判停滞不前时,夏普与鸿海在手机、电视机业务上的合作仍在推进。有媒体报道称,在夏普资产出售的计划中,也包括将墨西哥、中国南京、马来西亚等海外电视机组装工厂出售给鸿海,以筹集380亿日元。

    “当前谈判的内容是着眼于双方优势互补。”上述夏普中国相关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夏普与鸿海确有针对马来西亚工厂进行商谈,“但未必会出售”。

    吴咸建认为,夏普上述工厂的出售只是时间问题,而最合适的接盘者就是鸿海。后者曾于2009年收购了索尼旗下位于斯洛伐克和墨西哥液晶电视机厂。

    不过,在洪仕斌看来,出售工厂并不是关键,双方股权谈判最终结果怎样,在于“(鸿海董事长)郭台铭看夏普自救的效果”。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减持承诺岂能当儿戏

    下一篇

    纯电动汽车巨头Tesla贷款获 延期延续扩张之势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