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二五”规划》的发布,“十二五”期间我国证券业发展和改革的方向、重点工作等渐趋明朗,为资本市场改革勾勒出“路线图”。
“十二五”期间,我国资本市场改革将继续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对于下一阶段市场化改革的目标,武汉科技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认为,“市场化改革”的主要目的,就是要建立一种强有力的市场约束机制,这种市场约束机制要足以让发行人、证券中介、投资者在投融资决策、市场定价、交易行为、风险控制、风险管理等方面变得更加理性和稳健。
与此同时,业内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监管部门市场化改革思路已经凸显,建议在发行和退市方面,继续抑制新股发行高市盈率、炒新等问题出台具化的措施;完善上市公司监管和分红政策,为推动建立价值投资理念营造良好的软环境。
“一进一出”更趋市场化
虽然当前股票发行退市方面存在瑕疵,被市场人士所诟病,但是证监会改革效应也日渐凸显。
近年来,新股发行制度改革稳步推进,此前,沪深交易所相继发布主板、创业板退市制度。
对于当前发行和退市制度的改革成效,董登新认为,新股发行体制与退市制度的改革,其效果好坏不能用市场涨跌来评价,更不应求全责备。
“我们不可能指望仅仅通过一项制度改革,就能完全解决中国股市存在的所有问题,比方,中国股市的过度投机与新股三高现象,资本市场制度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还需要其他配套制度改革跟进。”董登新表示,一项制度改革的影响与效果是长远的,而不一定是短期的,新股发行体制与新退市制度还有进一步完善的地方,这需要一个过程。
据悉,针对资本市场存在的问题,证监会正在加大改革力度,减少行政审批,今年拟取消调整40多项行政审批,淡化监管。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金融系主任刘玉珍告诉记者,发行退市制度改革一直在按照市场化方向推进,目前改革成效也开始得到凸显,未来应该淡化行政审批,建立更加完善的发行退市机制。
业内人士认为,发行退市制度改革应该坚持市场化方向,在此基础上,通过推动发行人、中介机构、投资者等各市场主体归位尽责,发挥市场约束的作用,引导投资人理性投资。
市场主体更趋归位尽责
发行、退市、分红等作为一个体系,近年来,监管部门不仅在发行退市方面加大改革力度,上市公司分红也成为资本市场改革重点。
《规划》指出,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再融资制度和投资者回报机制。据悉,证监会也将进一步完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提高并购重组的市场化程度。
董登新认为,上市公司治理的本质与核心,就是要全面提升上市公司的诚信意识和法治意识,这也是提高公司素质与质量的关键所在,这是公司的一种软实力,完善公司治理是资本市场更高层面、更大难度的改革。
对于此项改革,刘玉珍认为,公司治理方面的改革应该在于结构性的完善,例如,加强信息披露环节的改革,使得投资者更加及时了解上市公司的信息以及判断股票价值;而鼓励上市公司现金分红和回购等举措不断推出,也将有利于增强股市对投资者的回报,推动上市公司建立良好股权文化。
数据显示,目前上市公司回报股东的意识不断增强,2011年,境内股市实际现金分红达到3900多亿元,增速达到29%,68%的上市公司在年报里提出了红利分配的方案。
不仅如此,在市场化改革方向下,包括中介机构、上市公司、监管部门、投资者等主体,也逐渐归位尽责。
“上市公司与证券中介主要应加大它们的诚信意识建设与法治意识建设力度;投资者应加大风险意识培育,增强价值投资、理性投资理念;监管者主要应提高监管能力与监管效率。”董登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