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债主急分6000万美元?深圳唯冠破产案被受理

    2012-09-20 01:30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郭荣村 发自广州    

    每经记者 郭荣村 发自广州

    昨日(9月19日),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对富邦保险申请唯冠科技(深圳)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唯冠)破产清算案进行了终审宣判,裁定由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深圳唯冠破产清算一案。

    唯冠集团这家曾经的显示器巨头拟转型至LED节能领域,作为旗下核心公司,如果深圳唯冠破产清算,无疑会增大其母公司唯冠集团转型的压力。

    中国家电商业协会营销委员会副理事长洪仕斌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但是LED行业目前的竞争环境亦非常恶劣,唯冠集团能不能转型成功,很难判断。

    6000万美元不够偿债

    在沸沸扬扬的苹果和唯冠iPad商标纠纷案之前,富邦保险就向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深圳唯冠破产清算。但后来的裁定结果是,登记在唯冠公司名下的“iPad”商标价值尚未确定,尚无法认定唯冠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或者明显缺乏清偿能力,以此为由法院不予受理富邦保险的申请。

    唯冠当时同苹果的官司,暂时成了深圳唯冠避免进入破产程序的“护身符”。而富邦保险不服,向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今年7月,苹果和唯冠的商标纠纷案以和解的方式尘埃落定。苹果公司向深圳唯冠支付6000万美元的和解费用。当时,唯冠董事长杨荣山对媒体表示,自己并不能从这6000万美元中获得什么,这笔钱主要将用于偿还深圳唯冠的债权人,目前唯冠的各项资产已经明晰,各个债权人的清偿工作都在进行中。

    然而,这6000万美元并不能偿还深圳唯冠的所有债务,公司依旧处于资不抵债的困境中。昨日,杨荣山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深圳唯冠的债务为2.8亿美元。显然,6000万美元相对于2.8亿美元而言,差距巨大。据此,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原审法院已经具备受理富邦保险申请深圳唯冠破产清算申请的法定条件。

    富邦保险的委托代理人、北京市中银(深圳)律师事务所陈忆律师告诉记者,进入破产受理以后,是进入破产清算,还是破产重整,或者是破产和解,目前还没定论,要等到法院的最终裁定。

    根据公开资料,深圳唯冠共欠下富邦保险6000万元的欠款。为何一家电子产品公司会欠下保险公司巨额债务呢?陈忆解释说,当时一家较大的供应商在向唯冠供货的时候,购买了富邦的信用保险。如果唯冠到时候不给货款,就由保险公司来代付。

    “当时唯冠就没付这笔钱,后来状况已经不好了。所以保险公司就把这笔钱代付了。”陈忆说,如果不进入破产程序,苹果支付的6000万美元,富邦保险就一分都拿不到了。因为该商标是被工商银行查封的,如果按照平常的法定程序,不进入破产程序的话,就是谁查封谁得益。但进入破产程序后,按照比例来分。

    唯冠集团有意转型LED

    杨荣山是唯冠集团创始人,在上世纪90年代初以20万元起家,辉煌的时候全球10台显示器中有一台来自唯冠,年销售额超过100亿港元。

    在家电观察人士刘步尘的印象中,从2002年开始,这家公司一直在走下坡路。他回忆说,2003年摩托罗拉曾希望和唯冠合作,由后者为前者代工电视。“当时摩托罗拉能选中唯冠,肯定还是看中它的实力的。”

    刘步尘说,2004年,唯冠集团也曾考虑转型做自有品牌电视,但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不了了之。而在富士康等企业国际代工业务越做越大的时候,唯冠的声音却越来越小。

    在今年7月唯冠获得苹果公司6000万美元和解金的时候,杨荣山对媒体表示,自己希望带领唯冠转型节能领域。昨日,杨荣山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转型节能领域主要是进入LED领域。

    洪仕斌分析说,现在LED行业竞争环境特特别恶劣,进入这一领域也很难。在节能环保等概念的推动下,LED投资一直高烧不退,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共有近万家LED企业,而在激烈的竞争中,很多企业处于微利甚至亏损状态,只能依靠政府的补贴装扮业绩。而从去年开始,时不时就会传来LED企业倒闭的消息。

    不过,洪仕斌也表示,毕竟唯冠有自己的规模,曾经的实力也不可小觑,结束了同苹果的官司,品牌知名度也更高。如果技术跟上步伐,或许还有突破的可能。

    刘步尘认为,LED代表照明的发展方向,市场潜力大,但是目前市场表现并不如预期。但另一个方面,整体而言LED投入不会很大,看唯冠这次能不能把握住机会。

    杨荣山告诉记者,深圳公司只是集团旗下的一个子公司,不影响公司未来的转型。“深圳只是一个公司,他不能代表整个唯冠集团。我们也还在努力,看看吧,我们不方便多说,这个事比较复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每日经济新闻领取新闻记者证人员名单公示

    下一篇

    上海质监局:光明擅改配方 将依法处罚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