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大吨位新船需求激增海监船成上市船企新亮点

    2012-09-20 01:30

    每经记者 卓志强 发自广州

    在周边局势趋于复杂、海上维权举措升温的背景下,我国海监船产业引发关注。

    近日有消息指出,中国重工(601989,SH)旗下的武昌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武船重工)在今年上半年收获了8艘海监船订单。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发现,去年以来,不仅中国重工,上海佳豪(300008,SZ)、太阳鸟(300123,SZ)等多家A股上市公司也陆续接到相当数量的海监船订单。进入2012年,部分造船企业甚至根据市场变化,将海监船作为业务转型的一个方向。

    据《南方日报》报道,中国海监队伍已拥有包括直升机、固定翼飞机在内的9架飞机,超过280艘船舶,“目前中国海监有建造几十艘船舶的新计划,专家期待能大大加强海上实力”。

    船企频获海监船订单

    根据中国重工2012年中报的表述,该公司“批量承接海监船订单”。一位参加了中国重工2012年中报电话会议的行业研究员告诉记者,中国重工一直在谈、在接海监船业务。而武船重工的海监船,是中国最大吨位的海监船,“这种需求是比较强势的”。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最近一两年,于A股上市的多家船舶制造公司在海监船业务上已获得大量订单。

    中国船舶(600150,SH)官网一则发布于今年5月14日的消息显示,自去年7月以来,它旗下的广州中船黄埔造船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黄埔造船)已成功中标12艘海监船建造项目;去年四季度,太阳鸟一次性获得国家海洋局27艘海监船的2.16亿元订单,自2010年至今,该公司中标的海洋局海监船订单已近5亿元;上海佳豪新近发布的2012年中报更是直言,报告期内,根据市场的变化,公司的监理监造业务正由散货船监理监造逐渐向海监船、执法船等专用船舶监理建造转变。

    与企业纷纷接到订单相对应的,是在海洋维权需求日益增多的背景下,各级政府有关部门频频抛出的造船计划。

    据《天津日报》报道,2009年,为进一步加强海洋维权巡航执法工作,我国正式授权沿海省级海监机构参与国家海洋维权巡航执法任务,并于2010年由中央财政支持地方省级海监机构建造大吨位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海岛保护和管理执法快艇。

    新华社2010年10月报道称,为了加强海洋维权巡航执法工作,增强国家海洋维权巡航执法能力,中国各沿海省级海监机构相机启动建造大吨位海监船的立项工作,预计在今后几年中,中国海监船将再增加36艘,其中1500吨级7艘,1000吨级15艘,600吨级14艘。

    今年2月8日,天津举行海洋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建造项目合同签字仪式,1艘1500吨级海监船由黄埔造船建造,2艘600吨级海监船由天津新港船舶重工有限责任公司建造。这标志着天津海监维权执法船舶建造正式进入实施阶段。

    次日,山东也举行了1000吨级维权执法专用海监船建造合同签约仪式。

    这种密集的举动在2012年接连上演。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统计发现,年初至今,已有广东、广西、福建、河北等多地抛出海监船建造计划。

    升级换代需求迫切

    “航速要提高,功能要更多。”接受记者采访的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高级工程师丑幸辉说,我国目前的海监船主要分为两块,一是救助与打捞,由于其功能比较清晰,更新换代比较快;还有一块与海事局相关,从横向比,后者的更新比较慢。但到2011年,海事局考虑了海监船的更新,从原来1000吨,往3000吨甚至5000吨级上靠。

    在他看来,如今海监船订单激增,除周边局势因素,还有其他两个方面的缘由:一是船舶更新换代的需求,二是整个造船业正处于低谷,政府这个时候建船,也能省下不少成本。

    据《北京晚报》报道,我国海监虽然近几年陆续装备了数艘千吨级执法船,但所配备的海上执法船舶仍存在整体吨位小、数量少的问题,无法满足每千平方公里海域内配备一艘的要求,不能适应新时期保护我国海洋资源、维护海洋权益的需要。

    “和国际上对比,一个是美国,一个是日本。”丑幸辉说,“对(海监)船的要求最典型的就是航速,现在我们的航速正考虑往18节左右靠,接近20节,但美国的船基本都在30节以上。差3节左右的船,它用的东西就完全不一样,由此带来的成本变化是巨大的;如果差10节,那么整个船型设计的概念都不同。”

    丑幸辉指出,在功能方面,美国的海监船是包含救助、边防、海监等多功能合一的,我国这几年(海监船)的发展也正在逐步往大型化、快速化上靠拢。未来海监船在数量上不一定会扩容,但在更新和升级方面很值得期待。

    既然对制造的要求有所提高,那么一些小型的造船企业会否因为技术门槛升级而逐渐被淘汰出海监船制造领域?

    “这些(海监)船都有传统的生产厂家,因为它的船型就这么大,而且有经验的船厂才会去做。有一定规模的船厂做这个的话,成本上划不来”,丑幸辉说,将来生产海监船的主要还是中小型的船厂,大型船厂不一定会去参与,因为在成本上和一般的商船没法比,同时从船东的角度说,如果找一些大型船厂去制造海监船,这种项目也不一定会被当成重点项目来做。

    “其实不仅是产品更新换代带来的需求,从海洋工程的角度来考虑,它要求我们国内的油轮企业向深海发展,在此政策构架下,与执法相关的业务当然也得跟上。这样,海监船需求可能有进一步增长。”一位不愿具名的海工行业分析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补充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白酒价格半年回落原点 双节临近经销商欲涨乏力

    下一篇

    重组诞生新广药:王老吉图谋凉茶半壁江山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