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当前热钱进出情况到底怎样

    上海证券报 2012-09-18 15:54

    深入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热钱”在我国的流出流入基本平衡,没有证据显示所谓“热钱”在大量出逃。

    根据央行统计,去年上半年,企业和个人外汇存款(统计表上为“各项存款”,口径略广)增加了277.4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则增加了1300.54亿美元,多增1023.11亿美元。同期金融机构的境内外汇贷款增加额则分别为319.72亿美元、314.99亿美元,变化不大。之所以还要指出两个时期的境内外汇贷款变化不大,是想结合外汇管理局公布的今年上半年和二季度“资本和金融项目”逆差分别为203亿美元和714亿美元(此为初步数,刚公布的正式数据分别为顺差149亿美元和逆差412亿美元),因为同期的直接投资顺差分别为875亿美元、386亿美元(此为初步数,刚公布的正式数据分别为900亿美元和411亿美元),所以当时很多财经记者和研究人员对资本项目整体上出现了如此大的逆差感到惊讶和不解,当然,也有人指出这正说明有热钱流出,果真如此吗?

    商业银行境内外汇存款的增加,如果没有境内外汇贷款的相应增加,这块多出来的外汇存款就会以商业银行的境外存款或境外贷款而存在,当然也有可能是银行归还此前从境外的借款,而这一块体现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就是资本和金融项目中“其他投资”项下的流出,或者体现为资产的增加,或者体现的负债的减少,如果其他项目本来大体平衡,那么就会形成国际收支平衡表上的资本流出的表象(差额为负)。

    如此解说,可能仍然不能够明白。举一个例子,假如在某个月,某个国家只有一笔出口,金额为10亿美元,出口商货物出口的同时收到境外进口商支付的10亿美元货款,由于出口商预期本币会贬值,所以没有结汇,而是将本笔外汇存入商业银行。进一步假设商业银行没有用这笔外汇存款在境内发放外汇贷款而是放在账上。这种情况下,这个月该国的国际收支平衡表,就会表现为经常项目顺差10亿美元,而在资本项下则表现为逆差10亿美元,国际收支平衡表贷方等于借方,处于平衡状态。

    为何会表现为资本项目逆差呢?这是因为商业银行吸收这笔外汇存款后,尽管直接放在账上,但是由于是美元外汇资金,必然直接或间接存放在国外,从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角度就是资本的流出。我国今年二季度资本项下“其他投资”逆差达到944亿美元,就主要有这种流出形成,因此,尽管直接投资和证券投资分别实现了411亿美元和111亿美元的顺差,但是整个资本和金融项目还是出现了412亿美元的逆差。

    为何5月份外汇储备剧减928.04亿美元

    月度外汇储备出现负增长并非仅仅从去年9月才有。自2006年以来至去年8月,也有偶尔有过月度外汇储备出现负增长的时候,即2008年10月、2009年1月和2月,2010年5月。当然自去年9月份至今年6月10个月时间有6个月为负增长,仅有4个月为正增长,月度外汇储备负增长的频率确实增加了。这一方面是与央行外汇占款的变化有关。去年四季度三个月和今年4、5两个月央行外汇占款为负,说明这些月份央行在外汇市场上是净投放外汇。

    根据笔者最初记录的数据,2007年12月份央行外汇占款也出现过负增长,且达到4828.40亿元,但是后来央行作了调整,现在看到的数是正增长137.51亿元,当时央行外汇占款出现负增长主要与当时的财政部发行特别国债注资中投有关,如果予以还原,仍然会是与前后几个月相当的正的外汇占款额。

    其实,构成月度外汇储备增减的因素除了上面提到的三个,还有一个不容易被发现的因素,这就是央行向财政部移交外汇储备投资收益。向财政部移交外汇储备收益是确定的,无法确定的是移交的方式,是在固定的月度一次性移交,还是分数次移交,但是一旦在某个月份有移交必然影响该月外汇储备的增减额。

    再来看5月份外汇储备减少928.04亿美元,由哪些因素导致?

    今年5月央行外汇占款是-14.65亿元(包括一般金融机构的全口径则为234.31亿元,请注意它们之间的区别),折合成美元为2.31亿美元,也就是说5月份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净投放了2.31亿美元。那么,还有925.73亿美元怎么解释呢?

    不能忽视汇率变动对非美元资产折算成美元时的影响。今年5月,美元指数涨幅达到5.43%,欧元对美元汇率跌幅更是达到6.6%。假设我国外汇储备中欧元资产占四分之一(今年3月全球平均为26.6%),则有大约相当于8000亿美元的欧元资产,因为欧元汇率下跌导致大约528亿美元的折算损失。假设非美元资产占40%(今年3月美元全球平均占比为60.7%),因为非美元货币汇率下跌导致大约678亿美元的折算损失。

    国际金融市场瞬息万变,也不能排除个别月份外汇储备的投资收益为负。还有,无法排除向财政部移交投资收益的可能。

    综上所述,5月份外汇储备减少928.04亿美元,皆有所出,并不值得大惊小怪,更无法得出热钱外逃千亿美元的判断。

    几点结论性看法

    1、今年上半年热钱流出入基本平衡,无法得出热钱大量出逃的判断。

    根据上半年央行外汇占款增加额来看,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净购入外汇约为442.51亿美元。海关统计的上半年货物贸易顺差689.2亿美元和利用外资591亿美元之和为1280.2亿美元,除了央行购入部分,“剩余部分”为837.69亿美元,而同期个人和企业外汇存款则多增加了1023.11亿美元,二者大体相对应(当然,严格意义上它们不具有直接对应关系),可以解释“剩余部分”的去向。

    自去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相对走弱,并且市场出现了人民币贬值的预期,这与此前大部分时间有强烈的升值预期以及升值走势确实有明显的区别(2008年12月份曾出现了短暂的贬值预期),在这种情况下,个人和企业就更倾向于持有外汇,而不像在人民币有升值预期时将外汇视为烫手山芋而积极结汇。由于中国资本项目高度管制,在人民币升值时,确实有部分热钱通过贸易等渠道进入中国。也许基于此,有人担心或者是想当然地以为,人民币贬值时,就会有热钱出逃或者资本外逃。

    其实无论是研究热钱流入还是热钱流出,都需要科学的方法。中国的国际收支项目繁多,仅用几个项目进行简单的加加减减就以此得出热钱流入或热钱外逃判断,显然是不严谨、是主观和武断的。其实,以逐利为目的的热钱在任何时候都是既有流入又有流出的。

    上一篇

    收购欧洲银行资产要慎之又慎

    下一篇

    索罗斯准确踩点QE3 二季度增持黄金获利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