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分析显示,今年上半年“热钱”在我国的流出流入基本平衡,没有证据显示所谓“热钱”在大量出逃。
赵庆明
前些日子,有关“热钱出逃”的话题再次成为吸引眼球的内容,甚至成为某媒体的封面文章。据此文称,某研究人士测算出今年二季度热钱出逃约千亿美元规模,而有媒体将其放大为“目前每月大概流出1000亿美元”,数量之大令人惊奇!
但是,如果按照这个数量计算,那么今年前8个月就有8000亿美元的热钱外逃。是这样吗?我国前8个月进出口总值为24976.2亿美元,其中出口13091.1亿美元,如果真有8000亿美元热钱出逃,那么热钱出逃的程度就太惊人了!
这样耸人听闻的数据靠谱吗?如果不靠谱,那么当前热钱的流出流入情况到底怎样?值得分析。
测算热钱的所谓“残差法”谬以千里
过去几年,一些研究人员测算热钱常常采用“残差法”,即“月度外汇储备增减额-当月贸易顺差-当月FDI”,如果计算出的结果大于零就被认为是有热钱流入,如果小于零就被认为是热钱流出。这里使用的“贸易顺差”为海关统计的月度货物贸易顺差,FDI为商务部公布的月度利用外资金额。今年5月外汇储备净减少928.04亿美元,当月贸易顺差为187亿美元,FDI为92.3亿美元,根据上述公式测算为-1207.34亿美元,于是就有研究人员说有过千亿美元热钱出逃。
自2005年起,笔者开始关注并多次使用外汇占款这一概念及其数据。在2005年笔者发表的相关文章中,曾指出月度外汇储备增减额由三部分构成:一是央行在外汇市场上净买入或卖出的外汇金额,这一金额央行不公布,但是可以使用“月度央行外汇占款”数来推算;二是外汇储备的投资损益,可能为正即盈利,也可能为负即亏损;三是汇兑损益,因为外汇储备里面不全是美元资产,还有非美元资产,由于国际货币之间存在汇率变动,因此在折算成美元时会存在汇兑损益,或者称为汇率折算损益。
受此启发,有研究人员将上面的残差法修改为“月度外汇占款折美元-当月贸易顺差-当月FDI”。循着这个算法,于是有研究人员算出今年5月份有240亿美元热钱流出,到6月份进一步增加到359亿美元。
这里要补充一下,笔者在以前文章里使用的外汇占款这一概念和相关数据是指“央行的外汇占款”。但是在央行公布的统计数据里,只在“金融机构本外币信贷收支表”里有个叫“外汇占款”的科目,于是很多人就拿这个数据来测算。根据这个科目计算,今年5月新增外汇占款为234.31亿元,6月为490.85亿元。
事实上,这个科目的外汇占款是广义口径的,不仅包括央行的外汇占款,也包括央行之外一般金融机构的外汇占款。央行的外汇占款的统计数据在哪里呢?在“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中,列出的是“外汇”,而没有用“外汇占款”这个说法。
为何不使用“外汇占款”,笔者亦不知为何,但它就是央行的外汇占款。我也多次在我的有关文章指出过这一差异,对媒体记者也无数次说起过。根据央行公布的货币当局资产负债表,5月份央行外汇占款为减少14.65亿元,而全口径是增加234.31亿元;6月份央行外汇占款为增加30.50亿元,全口径则是增加490.85亿元。
显然,这两者之间存在较大差异。而今年6月末,全口径外汇占款余额为256613.37亿元,央行外汇占款为235189.82亿元,它们之间的差为21423.55亿元。再看2009年1月末,这差值为19060.16亿元,过去几年大体都维持这一水平,这是央行之外的一般金融机构为买入并持有的外汇资产而付出的人民币。从月度新增额上看,全口径与央行口径的外汇占款还是有明显差异,并不能替代使用。但是,几乎每一个使用这一变量的研究人员并不知道这些内在的差异,而是使用全口径的外汇占款,这显然是不正确的。
现在,再回到那个测算热钱的“残差法”上,无论是使用月度外汇占款增加额还是使用月度外汇占款折美元,都是谬之千里的。了解国际收支平衡表的人都知道,一国的国际收支包括很多统计项,分两大部分,即经常项目、资本和金融项目(常简称为“资本项目”)。在经常项目中,不仅有货物贸易,还有服务贸易,还有收益和经常转移,服务贸易项下又分为13类子项。在资本和金融项目中,分为资本项目和金融项目两大类,其中,金融项目下面又分为直接投资、证券投资、其他投资三部分,每一部分下面有列着很多子项目。
而“直接投资项目”又分为“我国在外直接投资”和“外国在华直接投资”,并且每个项目又分为贷方和借方。以“外国在华直接投资”来说,贷方是新流入,主要是商务部统计的FDI,还包括金融机构利用外国直接投资,这一块并不在商务部每月公布的FDI里;借方里则是原来流入的FDI的清算退出部分,对此并不能忽略。根据2011年中国国际收支平衡表,这部分达到341亿美元,为贷方金额2543亿美元的近一成半。
知道了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内容后,就能很容易地发现所谓“残差法”计算热钱流的谬误所在。那就是,除了货物进出口和FDI,其他所有项目引起的净流入或者净流出都是热钱流入或者热钱流出。这显然把问题简单化了,并与实际情况不符。比如,根据残差法,我国在外直接投资也成了热钱的流出。这就有问题了。
近年来,我国对外直接投资规模成长迅速。根据2011年国际收支平衡表,2011年度,我国对外直接投资新流出为671亿美元,退回174亿美元,对外直接投资净额达到497亿美元。根据商务部的统计,今年前7个月,我国利用外资666.69亿美元(注:不是净值口径,未减除退出部分)。而同期,我国非金融类对外直接投资为422.2亿美元(注:也不是净值口径),后者以达到前者的6成还要多。
还有,尽管我国货物贸易多年呈现顺差,但是服务贸易则是持续逆差,例如2011年服务贸易逆差为552亿美元,今年上半年为逆差403亿美元,逆差体现在外汇收支上就是外汇流出。因此,仅从更宽口径的直接投资和贸易进口(国际收支平衡表上为“货物和贸易”)就能看出,以上残差法的谬误所在和谬误程度。显然,用它来估算热钱流入出是不合适的方法。
如何看待今年上半年外汇储备少增
上半年,海关统计的贸易顺差为588.57亿美元,商务部公布的FDI为591亿美元,而根据央行公布的数据,上半年外汇储备仅增加588.57亿美元。还是根据央行的数据,今年上半年央行外汇占款新增额为2801.09亿元,按照上半年大约的平均汇率6.33元/美元,折合442.51亿美元。尽管用残差法算出的数不能说成是热钱的流入或流出,大家还是会问442.51-588.57-591=-737.06亿美元去哪里了?
我想说,这部分被企业和个人作为外汇存款在持有,最起码不是像本文前面所引述研究人员的说法,是热钱出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