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郑眼看盘:QE3有短期利好可看高一线

    2012-09-15 00:25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受QE3利好推动,本周五(9月14日)A股大幅高开,但抛压沉重,午后多头再度发力推升股指上涨,临收盘急杀一阵,最终仍收出阳线。截至收盘,沪综指涨0.64%,报2123.85点;深综指涨0.14%,报889.72点,成交有所放大。从盘面看,金融、水泥、黄金板块个股表现不错,其余多数随波逐流,创业板个股相对较弱。

    美国推出QE3,美股暴涨,美元大跌,并未出现“见光死”走势,这已能暗示力度超预期。仔细看,QE3后或不再会有QE4,因QE3额度和时间均无上限。

    迄今美国共推三轮QE,照理说效应会递减,多数投资者应不难得出这个结论。然而,这次的QE3是无期限和具体数额的,所以投资者对上述“递减”的认识就可能会变得模糊,在此背景下,资源品、商品货币、垃圾债的空头们底气自然会少许多。

    量化宽松会引发通胀忧虑,但美国并未出现通胀。事实上,本世纪初以来美国就实施各类宽松政策,迄今未引发通胀,这看似有点神奇,但仔细分析一下也较正常。在本世纪最早几年,或者说在2007年前,美国低通胀主要和中国货太便宜相关。2007年之后中国的劳工成本及出口货涨价,美国却仍无通胀,此时原因变成了金融危机所导致失业及消费需求萎缩。

    那么未来美国通胀情况又会如何呢?笔者认为,未来压制美国物价的上述两个因素都将包括在基数中,所以同比的物价变化在未来就有可能上升,除非另出现新的因素压制通胀,比如新技术方面的突破引发劳动生产率跳跃式上升。

    假如美国未来通胀继续能受控,换言之,有新技术革命发生且美元地位未弱化,那么对包括A股在内的全球股市是利好。然而,一旦美国物价压不住,那么美联储未来就将不得不中止量化宽松政策,甚至进入加息周期,这对包括A股在内的新兴市场是特大利空。

    就A股而言,就短期看,由于暂无法看出通胀情况,所以对A股暂可看成利好,这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第一,货币放水有利于欧美经济稳定,这能缓解我国外贸形势,扭转部分A股业绩预期;第二,A股去年底至今存在的热钱外流压力将大为缓解。

    周五A股成交量放出,进场者看到的是上述利好一面,退场者更主要看到的是QE3可能引发的通胀。可能少数空头会看得更远,他们或怀疑我国将因美国推QE3的力度超预期而暂停追加基建项目。

    客观地说,欧美放水的确使我国推刺激项目的必要性下降,但是否会真的造成发改委停止新批项目却仍是未知数,一些部门行为我们无法妄测。

    经过上述分析,笔者认为QE3是双刃剑,其负面作用是 “未来式”,而正面作用是 “现在式”,所以,投资者目前暂将QE3当利好来炒也没有错。然而,如果考虑到我国基建项目可能因QE3而延缓上马,再考虑到本轮反弹正是基于基建项目推出,炒作的理由也应打些折扣。

    综合而言,笔者认为短期内还可看高一线,但可能只适合中短线投资者参与。

    A股上周拉出巨阳线,本周始终在窄幅区间波动,照理说成交额应该是越盘越小,但这次A股走得有些异常,成交额反而比上周更高,这已值得警觉。

    成交额维持在一定程度说明许多资金趁机出逃,却也有许多资金大举进场,这原本很难分辨谁对谁错,但如果有新的利好因素加入,那么多头一方有可能短期内胜出。下周IPO只有一家,这对多头暂时十分有利,更何况还有欧美刺激政策的利好。如果此时多头还不敢当一把“弄潮儿”,那投资者未来还能指望什么?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政策底不是底?巨量大涨凸显熊市反弹特征

    下一篇

    利好政策密集出台 市场量能萎缩裹足不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