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券商总裁让自营部门大举买股 浮亏上亿

    证券时报 2012-09-13 14:42

    自营浮亏上亿元,眼下对于任何一家券商而言都不是个轻量级的坏消息,而这一切却是由一家中型上市券商高管强力干预所致。

    自营浮亏上亿元,眼下对于任何一家券商而言都不是个轻量级的坏消息,而这一切却是由一家中型上市券商高管强力干预所致。

    据了解,上述上市券商总裁近几月擅自做主让公司自营部门大举买入股票,在股指一路走低的情况下不断补仓,截至目前公司浮亏已经上亿元。

    投资决策委员会形同虚设,不是单个券商的烦恼。公司高管插手自营和资管目前已成行业顽疾,自证券行业诞生之时便屡屡上演。牛市中固然能证明高管能力,但回顾中国股市二十多年的行情演变,总是牛短熊长,熊市折戟的高管们不胜枚举,但也大都不了了之。

    或许,在很多高管看来,股票长期持有并非不能赚钱。但遗憾的是,他们持有的那些熊市中沉默的股票,往往在牛市启动前一刻被错误斩仓,继而拖累公司倒在黎明前夜。此前的南方证券、大鹏证券莫不若此。

    在股票自营上吃过苦头的券商太多,业绩大幅下跌是常见结果。因股票自营大幅亏损,东方证券被迫延迟上市,竟然连中信证券这样早年相对保守的公司去年也尝到了自营亏损的苦果。

    证券时报记者接触的少数券商高管并非没有意识到股票自营的风险,但却仍在关键时刻不能保持清醒的头脑。甚为常见的是,往往行情稍有反弹,很多券商内部便洋溢着一片乐观情绪,并不断调高对后市指数预测,券商自营的股票仓位便可能逐步提升。

    资产管理领域同样未能逃脱高管们的“关怀”。股指只要明显涨跌,一些高管的仓位指导电话便接踵而至。

    证券从业人员的炒股情结使得绝大多数人只要有可能都想过问自营,这或许和他们身处这个行业却不能直接投资股票有些关联。但回首历史,却不得不正视二级市场股票投资对于证券行业发展的意义究竟几何的问题。

    秉持此种传统盈利思维路径的券商最终将为错误买单,届时或许不是业绩下滑那般简单。事实上,不仅高管,证券从业人员都应从过去依赖股票投资的惯性思维中跳脱出来,在漫长的资本市场发展过程中,盈利的工具越来越多。相反,控制股票投资所带来的大幅度波动是今后证券行业需要攻克的新课题。

    尤其在行业创新的当下,创新的思维和行为不应只是熊市中增收的无奈之举,否则就会重现“市场一旦转暖,自营和资管只顾股票投资而创新停滞”的局面。

    从这个角度而言,券商创新转型的路途漫漫。对于每个从业者而言,创新不是仅停留于业务和产品的花样翻新,也不止于战略方向的拓宽,还在于对券商传统盈利模式和惯性思维的追问和真正扭转。

    上一篇

    证监会8月新批8家QFII

    下一篇

    苹果产业链十大影子A股公司基本面扫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