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短期理财债基赚钱不易基金公司兴趣不大

    2012-09-08 01:0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每经记者 李娜

    股债双杀格局过后,债券市场迎来牛市,稳定的收益一时间对投资者产生一定的吸引力。

    在银行暂停一个月理财产品发行后,首批短期理财债基的问世,巨大的市场需求引来部分基金公司垂涎。

    上个月,证监会在征求相关的意见稿时,显然是打算放宽限制,让基金公司的专户业务有更为广阔的投资范围。

    而此前,光大保德信基金公司就与诺亚正行合作,推出了一款类货币专户,以满足低风险群体的需求。

    不过,《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发现,并不是所有基金公司对此类产品都感兴趣。A股市场的长期低迷,基金公司对利润并不高的类货币专户并不感冒。

    类货币专户浮现

    短期理财债基金的升温,陡然间让基金公司再次体会到市场需求。一时间,众多基金公司都争相上马短期理财债券市场产品,7天、14天、21天、30天……一系列的短期理财债基挤满了新基金申报名单。

    最近,这种类货币产品也延烧至基金公司非公募业务,并出现在专户产品名单中。

    此前,市场曾传出,一家基金公司已经设计了2款类货币专户产品。而该基金公司的高层曾表示,此类客户需求很大,正在和客户进一步接洽和商谈中,应该问题不大。

    而在今年4月,光大保德信为第三方基金销售机构诺亚正行量身打造了主要投资协议存款的短期理财型专户产品。据了解,这只产品在传统货币基金的基础上进行了创新,是一种现金管理理财工具。

    据相关公开资料显示,华安基金也在早先推出了“类货币”的专户产品,不过是以专户一对一的形式。

    专户产品设计较为灵活

    在证监会进行调整后,基金公司专户产品的流动性大大改善,由过去的一年开放一次普遍转换成3个月申赎一次。

    这也意味着,如果类货币专户以一对多出现,其从形式上更类似于90天银行理财产品。

    不过,受央行降息影响,银行理财产品的收益也明显下调。国有银行推出的90天理财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基本稳定在3.8%左右,已不足4%,而股份制商业银行同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稍高,普遍在4%以上,更高的年化收益率有的达4.5%至4.6%。

    事实上,类货币专户产品,其投资范围也依然是债券,尤其是具有高收益率的债券。由于专户产品的设计比较灵活,可以放大一些投资品种的比例以获取更高的流动性,而这是普通货币基金暂时还不能突破的。

    众所周知,和银行理财产品相比,无论是货币基金还是专户产品,其投资范围都显得过于狭窄。

    “估计这种类货币专户,未来会以专户一对一形式存在,毕竟银行自己也要卖相关理财产品。而且降息过后,这类产品的收益率普遍不会太高,一年的年化收益率都做到5%,已经很不容易了。”一位基金公司的专户销售人士表示。

    沪上某基金公司负责人则坦言:“公司未来重点发展专户一对一,单一客户好沟通,资金量大后,对安全性的要求更高。”

    而诺亚的有关人士也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公司的客户,尤其是一些实体企业主,短期内有大量资金趴在那里。这种客户在安全性和收益方面,更看重资金的安全。这也是目前很多机构投资者仓位普遍不高的原因,因为多余的仓位更愿意做现金流管理以获得更稳健的收益。

    利润成关键指标

    近期,刚刚结束征求意见的《基金管理公司特定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点办法》中,针对每季度至多开放一次内容,证监会特意增加了“为单一客户设立的资产管理计划、为多个客户设立的现金管理类资产管理计划及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管理计划除外”的豁免性条款。

    在短期理财债基盛行之下,新的试点办法显然让基金公司拓展专户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缓解了专户尤其是一对多发展陷入的僵局。

    “预计不会有太大的变化,有基金公司已经开始设计相关产品了。”一家基金公司产品部人士表示。

    不过,这种类专户产品,在很多基金公司人士看来,并没有太强烈的吸引力。

    华南一家基金公司的专户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种(类货币)专户产品,赚不了钱,也就是没什么利润可赚。弄出来,也就是公司的专户规模要好看一些,我们还是更看好权益类或者其他类型投资产品的开发。”

    “我们未来专户还是走小而精的道路,做好我们的特色和优势项目。至于这种创新产品,我们不会为了创新而创新。”深圳某基金公司专户人士就此表示。

    沪上一位基金公司副总则是表示,类货币专户产品这种东西,还是留给公募去做,一方面是赚不了钱,另外,这种产品的业绩报酬提取应该怎样设计,也都需要考虑。

    前期,市场传出长盛基金收缩专户业务,产品的投资经理连续更换,专户投资经理离职转投其他基金公司。据了解,其中最根本的原因,是公司股东认为专户业务并不赚钱,支出也比较大,性价比很低。

    伴随A股市场长时期走熊,基金公司的日子越来越难过,基金公司降薪现象大面积扩散。据了解,收缩专户业务的也不仅仅是长盛一家,但部分大基金公司推广专户业务也显得力不从心,专户业务亏损也在多家基金公司的预料之中。

    “大环境不景气,现在也只能耐心等待,类货币专户产品也难以改变基金公司专户业务亏损的现状。”一位基金公司的稽核人士表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一天净值涨近40%申万进取引领分级基金上演涨停好戏

    下一篇

    基金提前加仓布局反弹 市场企稳尚待经济好转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