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四川劳务输出现拐点 省内转移规模首超省外输出

    中国证券报 2012-08-29 09:37

    随着沿海地区部分产业逐步向中西部地区转移,未来此类农民工返乡就业的现象将更加突出。

     摸清家底 探索跨地区合作

    “招工难”、“就业难”的“双难”问题在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中仍突出。成都市金堂县作为四川典型的劳务输出大县,目前拥有金堂工业园和成阿工业园两大园区,截至7月25日,两大园区153家企业用工缺口为6484人,存在缺口的多数为劳动密集型企业。这一数字让金堂县就业局局长张宗能倍感压力。

    如何将本县外出的打工人员吸引回家乡就业,这是现在摆在张宗能面前的一道难题。“近几年金堂大力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吸引了大批工业企业入驻金堂”,张宗能说,工业持续发展导致用工需求急剧增加,预计两大园区全年各类企业总用工需求为8500人。

    “四川各地州近年来发展迅速,大批企业入驻必然造成人才需求激增,因此,合理的配置人力人才资源是大势所趋。”张宗能认为,金堂县不缺人力资源,但首先得摸清家底。到底每年有多少人在外面打工,每年能回来多少人,本地还有哪些劳动力资源可用……这些问题必须先摸清楚。

    “这些工作就看谁动手快,慢了就可能影响到当地的经济发展。”张宗能告诉中国证券报记者,他们正着手建立两个数据库,一是企业用工需求数据库,二是劳动力资源供给库。逐家逐户实行实名制登记,动态管理,并结合实际情况引进专业的职业培训机构,借助专业的人才服务机构为求职者搭建平台。“过去主要是输出去,现在要引回来。”按照张宗能的想法,他希望在摸底建立两个平台的同时,探索与附近劳动力资源丰富区域的跨地区合作,进行跨地区劳动力资源开发,合理利用劳动力资源。据悉,四川其他一些地州亦在考虑如何利用本地劳动力资源解决园区企业用工问题。

    “四川劳动力资源丰富,但向省外输出的劳动力也不可能全部回流。”郭正模说,从长期来看,中西部地区出现一定规模的劳动力回流是必然趋势。目前虽然中国劳动力供需基本平衡,但“十二五”期间供大于求的格局可能发生较为明显的改变,甚至出现部分行业和岗位的用工短缺,企业的用工成本将大幅提高。

    上一篇

    总投资200亿 韩国现代首个海外商用车项目布局四川

    下一篇

    私庄煤矿事故调查报告:有官员放任违法生产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