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房价再次普涨 专家认为房地产制度建设格外重要

    新华网 2012-08-22 15:33

    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标呈现“双升”:环比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比6月份翻了一番,环比价格指数走高。房价由“局部上涨”向“普遍上涨”变化的态势明显。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70个大中城市的房价指标呈现“双升”:环比房价上涨的城市数量比6月份翻了一番,环比价格指数走高。房价由“局部上涨”向“普遍上涨”变化的态势明显。

    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保利·中央公园”售楼处,短短1个小时内,就有十几位看房者来咨询,两套房子被出售。而在广西南宁“金源一品”楼盘出现的近千人抢购100套房屋的景象,成为二、三线城市房地产市场抢购浪潮的一个缩影。

    二手房同样“人气旺盛”。对比年初时一些中介店面门可罗雀的情景,眼下的情况可谓“冰火两重天”,在一些热门小区,很多看房客需要“拼团”才能轮上看房。一家中介企业负责人告诉记者,北京南城四家分店原本每个月约100万元利润,7月份做到了300多万元。

    广东省房协理事赵卓文认为,近期的趋势可以用“强劲反弹”来形容。在经济下行的背景下,这样的推升不仅与刚需释放有关,还跟居民保值增值的需求有关。楼市“虚火”短期内还有上扬。

    中国房地产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顾云昌认为,单从7月份数据环比止跌说反弹并不严谨。事实上,这轮小幅上涨是开发商以价换量的结果。未来房价走势“不是‘过热’,而是‘回稳’”。

    “大幅反弹的可能性基本不存在,但先涨再小幅回落的可能性依然存在。”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昇说,由于此前楼市价格经历了一轮深度回调,前期开发商价格压得比较低。但随着几个月来刚需释放,后续接盘量可能会回稳,未来几个月不排除环比再下跌的可能性。

    中国房地产业协会副会长朱中一则态度明确,房价并未反转,也不存在“报复性”反弹的基础。主要由于中央坚持房地产调控政策不放松不动摇。“但政府也需要密切跟踪市场,预防类似苗头。”

    中国楼市调控未曾放松,政策口子并未松动,为何7月份的房价依旧上涨?

    “财政收入减少,土地财政饥渴,不排除一些开发商去年以来,或者在更早之前,以低价拿地,高价出售,抬高房价的可能性。”陈昇说。

    此外,专家认为,“银根”放松和购房者关于房价预期的变动,也使得房企涨价动力加大。

    “楼市调控其实是政府、房产商和购房者之间的‘信心博弈’。”复旦大学公共传媒博士徐健认为,购房者更应该相信政府调控房价的能力和手段。

    随着房价上涨压力加大,地产政策调控已经到了关键之时。“问责”将可能在这一轮调控中充当更加重要的角色。

    问责不能仅仅停留于“隔空喊话”。专家认为,在必要的时候对开发商进行“喊话”是有必要的,“但是若本轮调控的年度目标没有完成,该问责就当问责。”朱中一说。主管部门应当强化监察职能,避免一些地方政府和开发商用变相手段弱化调控政策,要对政策落实不到位、房价控制目标未达到和保障房建设滞后的城市实行问责和整改。

    多位专家表示,调控“组合拳”涉及多个部门、各级政府,经过此次督察之后,希望能强化执行、监管和问责力度,形成部门合力,杜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局面。

    此外,专家普遍认为,“有保有压”的差异化政策将会是未来一段时间房地产调控的主基调。

    专家认为,针对当前房价上涨压力,政策储备很必要,但也要充分考虑到这些储备政策的副作用,避免误伤和扭曲房地产市场发展规律。开发商也最好“洁身自好”,避免招致一轮更严厉的调控。

    这样一来,制度建设就显得格外重要,也是记者采访时专家表达最多的看法。朱中一认为,房地产制度建设,政府要给公众一个清晰的政策思路,只有对未来的政策方向有了明确稳定的预期,企业才能放心投资,百姓才能理性消费,市场才能持续健康发展。

    (来源:新华网

     

    上一篇

    史上最牛赖账国:伯利兹借1美元还20美分

    下一篇

    专家称救市不是政府职责 股民需要自我努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