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每经记者 王海慜
手握A股这一全球第二大资本市场“权印”的证监会,曾被业内人士形容为在玻璃房里开展工作的政府部门,公开信息的阳光化披露,其一举一动始终牵动着市场敏感的神经。7月中旬以来,新股发行的高速公路突然“缓行”,备受瞩目的发行工作出现了多个值得关注的变化,诸如“分道审核”、西部地区公司先行等。不过,上百家过而未发的企业,依旧是市场各方的一块“心病”。
分道审核:两车道变三车道
在8月9日晚间公布的《发行监管部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深交所申报企业基本信息情况表》中,证监会首次将上交所与深交所的申报企业分开呈现,此前,二者同归于“申报企业”栏中,全部拟上市企业的审核统一排队。
随着深交所中小板、创业板开启,以及大盘股发行数量的减少,近年来IPO公司数量始终存在着“深多沪少”的不平衡现象。
来自证监会的数据显示,截至8月9日,拟在上交所上市的IPO申报企业共计129家,而拟在深交所主板、中小板上市的申报企业共计达324家(包括7家中止审查公司),再加上305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申报企业(包括17家中止审查公司),拟在深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合计为629家。可见,目前拟在上交所IPO的储备企业数量,仅为深交所的1/5。
对此,一位券商资管人士向记者表示,上述新规的施行等于是“把原来的IPO审核主板、创业板两车道,变成上海主板,深圳主板和创业板三车道了,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拟在上交所上市的IPO申报企业的排队时间。”
其实早在今年5月30日,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就曾公开宣称,目前在审的主板拟上市企业中,拟在上交所和深交所上市的企业数量存在较明显的不平衡情况,未来将出台政策平衡两个交易所拟上市企业的审核。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管理层这样安排一方面是为了打通一些原先制度设置上不合理的关节,一方面也是意在矫正长期以来因为制度设计而造成的两个交易所发展不均衡的情况。
市场热议打包发行
毫无疑问,分道审核目的正是在于缩短拟上市企业的排队时间,在市场各方以为IPO暂停的时候,证监会的这一举措无疑是一个反向的有力证据。不过从目前来看,最需要面对的问题,还是一百多家已经过会只待发行的企业。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距今最近披露招股意向书的新股是红旗连锁和百洋股份,两家公司同时于8月17日披露招股意向书,分别定于8月31日和8月30日网上发行,可谓搭上了8月发行的末班车。就一般的发行流程来看,从披露招股意向书到发行当中要走一周至两周路演询价的流程,因此预计8月全月新股发行数量只有12家,低于7月份的21家和6月份的15家,也是2009年A股IPO重启以来单月发行家数最少的月份。
近期市场有传言称,创业板推行初期,曾有把多只新股在同一天一起打包发行的先例,今后管理层将会借鉴这种打包发行方式,处理如此大的待发新股存量。这一传言已经引起了业内的热议,各方的观点也不尽相同。某券商资本市场部总经理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管理层目前IPO的压力较大,但对于打包发行的传闻,他认为“可能性不太大”。
一位长期从事IPO业务的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打包发行完全有可能。目前来看,今年以来,随着很多新政的推出,市场自然会对政策存在各种幻想,因此即便日后出现打包发行的情况,也不会觉得意外。他还表示,针对当前较大的发行压力,今后管理层还可能会进一步出台一些后续的政策。
西部地区公司受优待
另外,在截至8月9日的IPO申报信息中,证监会首次对西部企业进行带“*”号的重点标注。对于该变化,证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近日表示,今后在IPO审核中,证监会将对符合条件的西部企业给予优先安排。
据统计,目前共有77家归属于西部12个省份的首发在审企业,占到在审总数的近1/10,其中拟在上交所上市的企业有19家,其中不乏包括陕煤股份等数只大盘股。拟在深圳主板上市的企业有26家,拟在创业板上市的企业有32家。值得一提的是,在审的西部地区企业中,陕煤股份在2011年便已过会,拟募集资金高达172亿元,而遵义钛业更是早在2008年就已通过发审会。
针对西部地区缺乏券商和其他中介机构的问题,此前,证监会曾明确表示将在IPO审核中优先审核西部地区企业。深交所今年还组建了“西部工作小组”,集中力量强化西部中小企业上市培育工作。深交所总经理宋丽萍则在7月的一次研讨班上公开表示,服务西部发展和西部企业群体仍然是资本市场的一个薄弱环节,今后资本市场在服务西部的水平和能力上要争取能有快速的发展。值得关注的是,昨日发布招股意向书的两家公司红旗连锁和百洋股份均为西部地区企业。
相比中东部地区的拟上市企业,目前等候发行的存量西部地区企业数目偏少,未来在新项目的拓展上,各中介机构目前看来似乎尚未做好充分的准备。一位大型券商的保代向记者表示,虽然政策有引导,但这毕竟不是想做就能做的,市场开发需要一个过程。上海某知名财经公关公司一位内部人士向记者坦言,目前他们手头的IPO项目有西部公司,不过不多,“有时候开发西部企业的成本反而低,之所以做得少,主要是没有引起我们的重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