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首批iPhone4合约机将到期 联通欲去苹果化?

    2012-08-15 00:59

    没有了新机型的吸引,业界一度担心的合约到期后用户“出逃”问题,摆在了联通面前。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陶力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陶力 发自上海

    一机难求的画面历历在目,中国联通引进苹果iPhone4合约机已近两年。本月底,2010年9月购买联通iPhone4的用户将迎来合约到期。

    昨日 (8月14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上海联通方面了解到,目前联通还没有引进iPhone5的消息,是否推出iPhone5合约机尚不确定,用户在合约到期后,可选择续约也可换成新套餐。

    没有了新机型的吸引,业界一度担心的合约到期后用户“出逃”问题,摆在了联通面前。不过分析人士认为,尽管联通与iPhone5的合作尚未确定,但并不会影响用户的选择,联通也已经做好了“去苹果化”的准备。

    联通套餐降价挽留用户

    “电话号码已经用了两年,不想再换了,如果联通可以用老号码签一个和当初入网时类似的合约,最好还能有些优惠,还是续约吧,或许还可以换一个新的手机。”网友曹小姐在微博里如是写道。记者在新浪微博和苹果论坛上看到,因为换号麻烦而放弃转网的人占了多数。

    也有一些用户因为两年的服务遇到问题,表示自己将不会再续约。“当初从移动转往联通时正是看中了联通3G的速度和服务,iPhone4刚刚上市时,我就买了联通合约机,但我发现新家附近几乎没有信号,完全无法上网。两年内反映了N次,现在还没解决这个问题,合约到期后,我就打算换号了。”家住上海莘庄的朱先生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毋庸置疑,服务仍然是检验运营商的“试金石”。

    上海联通相关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用户到期后可以有很多种套餐选择。另外,我并不认为到期后一定要有iPhone5用户才续约,我们这边推出的很多机型都是很受欢迎的,只有那些很铁的‘果粉’才会认定iPhone5。”

    联通一名客服人员则告诉记者,目前联通正在进行充值送话费的优惠活动,iPhone套餐用户资费将可以下降近一半。

    上海电信也不甘示弱,记者了解到,电信版iPhone4S合约机直降300元,并与家庭宽带进行多项绑定,大有与联通一决高低之势。

    对此,移动互联网产业联盟秘书长李易表示,“虽然联通的服务有些地方一直让人诟病,但真正转网的用户不会太多。因为其他运营商并没有更大的诱惑,WCDMA网络的体验和速度目前在国内还是领先的。况且,用户两年前购买iPhone4并非纯粹是为了联通的补贴,而是真正喜欢这款手机,高端的用户不会将资费作为唯一衡量标准。”

    苹果控制力减弱

    正是苹果的超高人气,为联通带来了千万级别的3G用户,这一群体自然也是运营商争夺的焦点,因此,围绕iPhone的暗战从未停止。

    联通甚至不顾质疑,一度使出“杀手锏”锁定用户。2010年11月,联通宣布禁止iPhone用户机卡分离行为,对于违约用户,联通将冻结号卡和资费。可见,昔日的联通不得不依靠苹果这棵“大树”。

    不过业内人士分析认为,苹果对智能手机产业链的全面控制力正在减弱,运营商也正在试图 “去苹果”化。

    其实,作为苹果的主要合作伙伴,运营商却没有从中得到与他们的投入相匹配的收入和利润。

    中国电信一季度财报显示,公司净利润为42.72亿元,同比下降6.5%。该公司指出,主要是因为电信版iPhone4S的推出,加大了营销投入,从而对短期利润带来压力。而这条路,它的老对手中国联通已经走了两年。

    2010年,联通当年财报显示3G用户净增1131.8万户,但联通仅从中获得利润12.3亿元,同比跌幅达60.9%。财报显示联通当年3G手机补贴成本为31.7亿元,2011年这一数字更是攀升到57.91亿元,其中,iPhone手机占去了相当大的比例。

    “联通现在当然是想 ‘去苹果化’!不然还会陷入恶性循环。”李易认为过去的两年里,联通已经意识到大量补贴拖累了财务数据。同时,由于用户采取包月制度,也使得联通的流量和带宽受到了极大的考验,为了改善用户体验,又要不断地进行网络和基站投入。

    但是,联通也依靠苹果迅速在3G领域打开了局面。数据显示,该公司2011年3G用户累计增加2596万户,截至今年6月底,中国联通3G用户总数已经达到5753万户。

    对此,德国电信咨询公司中国区高级顾问谭炎明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联通短期内可能损失了现金收入,但长期来看,它借助苹果找到了翻身的机会,实现了品牌升级。“未来是否与苹果合作对它的影响都不大,因为iPhone5不一定还能重现iPhone4当年的辉煌。”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北方板材钢企联合限产保价 微量减产难救市

    下一篇

    暑期热销 汉王教育类产品剑指新学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