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发生的四川彭州超千万元“天价”乌木事件,仅是将疯狂的乌木交易市场撕开了一条裂缝。
暴利滋生各种乱象
邛崃市一张姓老板告诉记者,如一件金丝楠木皇宫圈椅,用料在0.8~1.0立方米之间,加上六成的工价,再算上其他费用,本地价至少10万元,外地价都在数十万以上。
记者在北京室雅楠香的官网上看到,嘉木琳琅单件家具高达30万元,成套家具可至200万元,一套同一材质的卧室家具在90万元~200万元之间。
江林让记者观赏他的一件秃鹰木雕,其标价24000元,“一般雕刻工艺成本要占到六成,我聘请的都是浙江东阳的工艺师傅”。据悉,目前古典家具市场上,十年以上红木雕刻制作的技师年薪在10万元以上,而制作金丝楠木的则能达到60万元以上。
乌木价钱的暴涨,也催生了四川不少楠木遭滥伐案件,喧嚣的乌木投资与收藏市场以及乌木产权纷争等乱象。
公开资料显示,2012年6月四川森林公安曾查封过崇州市羊马镇一木材场,该场囤积1万多株楠木,其中多数属于珍稀桢楠。据四川省森林公安初步统计,近两年四川破获盗伐、非法运输桢楠案达40多起。
金丝楠木“身价”的持续暴涨,也引来投资与收藏市场一片喧嚣。就在2011年底的北京国际奢侈品展上,一件金丝楠罗汉床竟然标价1.1亿元,后来从主办方海名国际会展集团得知,此床当时并未拍卖掉,却赚足了眼球。
故宫博物院研究员胡德生曾向媒体表示,“我不反对炒作,有人要炒作,也有人买,说明它有市场。但如果把金丝楠炒到没边儿的高,甚至拿它和紫檀、黄花梨相提并论,这就是让人看笑话了”。
日前的“天价”乌木事件再次将乌木归属权争议推向前台,其焦点人物吴高亮曾索要的400万元奖励以及进一步的司法认定,至今尚无下文。
近来,相关专家学者开始呼吁相关部门来规范乌木上下游交易市场。
·背景链接
四川彭州“天价乌木”事件
今年2月,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村民吴高亮在自家承包地中挖出罕见巨大乌木,估价1200万元人民币。随后,当地政府援引《民法通则》第七十九条规定“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隐藏物,归国家所有”,将乌木拖走保管,于7月3日承诺奖励吴高亮7万元。
7月26日,吴高亮及其姐姐吴高惠(部分乌木埋于吴高惠承包地中)共同向成都中级人民法院提交了对通济镇人民政府的行政附带民事起诉状,要求通济镇政府返还乌木。
7月31日,吴高亮接到成都市中级人民法院回复,该诉讼进入立案前调解阶段。吴高亮称接受调解,但要先谈乌木归属问题,如镇政府愿意归还乌木所有权,他愿意将乌木捐给镇政府,并希望得到400万元的奖金。彭州市相关方面表示,通济镇政府的意愿不便回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