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收视率调查国标出台在即 如何落地沉疴难解

    每经网 2012-08-01 08:45

    根据央视-索福瑞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信息,尽管该国标尚未发布,但目前公司已经接到通知;对于此次国标的出台,公司提供了不少资料。

    每经网北京8月1日电(记者 赵陈婷 实习记者 景洋子)  备受诟病的中国电视收视率造假难题终于有了新进展,这一次的解决希望落在了即将出台的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行业的国家标准身上。

    作为该标准的直接参与者之一,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电视受众研究委员秘书长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正在推动出台收视率调查行业的国家标准的制定活动,该国标目前处于征求意见稿阶段。

    尽管该秘书长表示,有关收视率调查国标的其他信息现在还不方便透露。但这一消息,记者已经从中国最大的收视率研究公司央视-索福瑞方面得到了证实。

    根据央视-索福瑞相关负责人提供的信息,尽管该国标尚未发布,但目前公司已经接到通知;对于此次国标的出台,公司提供了不少资料。

    可业内关心的是,这样一则国标能荡涤当下电视收视率行业的“乌烟瘴气”的现状么?

    在中国传媒大学教授袁方看来,电视收视率造假是收视率调查行业的沉疴痼疾,目前,数据造假依然存在,这个行业中的一部分媒体和广告公司联合起来篡改收视率数据。

    为此,2010年7月,人民日报连续发文,剑指收视率造假问题,呼吁实行行业监管和惩戒机制,由此引起巨大的社会反响。

    有媒体报道, 2012年6月中旬,湖南卫视《天天向上》制片人张一蓓在回应湖南卫视整个平台收视率下滑的现象时直言,有卫视用非法的手段操纵收视率导致湖南卫视收视率下跌,湖南卫视遭遇类似的情况并不是第一次。

    张一蓓的发言再次掀起业界对收视率造假问题大讨论。有业内人士爆料,现在收视率造假已经形成产业,甚至有机构明码实价,出多少钱可以让收视率提升一个点。

    在袁方看来,收视率与电视台的广告价格直接挂钩,收视率每上升一个百分点,就意味着千百万元的广告收入,巨大的利益诱惑,让有些电视台见利忘义,不惜采取非法手段污染数据。

    在这样的情况下,电视收视率调查国标的出台也成为业内的期待之一。

    不过,这样一个标准出台的并不容易,这已经是广播电视协会的第二次尝试了。

    2009年3月,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正式推出《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准则》,就样本抽取、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及使用等环节做出规定。据了解,这个准则是我国在大规模开展商业性收视率调查十几年之后,由行业协会推出的第一个规范性文件。

    可惜,这样一个准则由于缺少具体的执行机构并未得到很好的执行。

    在中国传媒大学受众研究中心主任刘燕南表示,这一《准则》的制定和推出,无疑是在为中国收视率调查“立法”,然而两年多过去,《准则》遭遇的可谓是“有法可依”却“无人执法”、几乎被虚置的窘境。

    为此,2011年初,中国广播电视协会成立了专门的收视率调查准则起草委员会开始推动收视率调查准则上升为国家标准,其下属的电视受众研究委员会则负责该标准的具体工作。

    2012年6月这一标准已初步形成征求意见稿,提交给国家标准委员会。

    对于这一即将出台的国标对收视率调查行业的影响央视-索福瑞方面的回复很官方,“新国标的出台是为了更好的规范行业秩序,有助于健康发展,索福瑞方面会积极响应。”

    但尼尔森网联方面表示,尼尔森网联所采用的是海量样本收视率检测方法,其研究方法有别于该国标文件主要针对的传统收视率调查方法。所以,国标对尼尔森网联的影响主要是框架性的,没有太大的影响。

    与此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致有中国电视收视率调查市场新星之称的上海泓安信息科技公司,但截至记者发稿前,泓安科技方面还没有给予回复。

    刘燕南强调,尽管从2009年的准则上升为国标,虽然层面提高了,但依然是纸上的东西,没有具体的监管机构,很难有成效。

    “我国收视率调查在技术上已经接轨国际水准,在数据分析和应用方面,甚至走在世界前列。然而,在行业监管方面却一直处于监管缺位状态,建立收视率调查的监管体系,重塑数据公信力,目前已经成为行业成长的迫切需要。”刘燕南补充道。

    上一篇

    欧股调整 印度“降准”

    下一篇

    中电联调低全年用电量增速预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