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信中心专家:应适时下调存准率

    上海证券报 2012-07-19 12:08

    从中长期看,由于体制机制障碍、资源环境压力加大、能源资源价格上升、人口结构老化、企业产能过剩、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等因素使中国潜在增长率开始下降。

    大规模增加环保投资

    记者:在当前投资需求不旺的情况下,加大环境投入是否是个好招?

    嘉宾:大规模增加环境保护投入,可以实现天更蓝,水更清、食更安;有利于变废为宝,节约和再生大量资源;有利于消化吸收建筑建材、机械装备、工程施工等行业的过剩产能;有利于创造新的就业岗位;有利于培育国内消费市场和扩大税收基础;有利于造就一个强大的环保产业,环保产业具有较强的带动效应,可以培育成为中国经济新的增长点。

    进行大规模环保投入,一是要参照西方发达国家环保标准,建立我国新的污染物排放标准,大幅提高污染物排放收费数额,使其排放成本明显高于治污成本,借此催生旺盛的环保市场需求。二是要严格执法,加大处罚力度,要在加大经济处罚力度的同时,对于污染环境的责任人绳之以法。否则,生产企业根本没有动力进行污染治理,而是花少量钱买排污了事。

    采取切实措施,努力减轻企业负担

    记者:都说现在企业很难做,您怎么看?需要采取哪些措施帮助企业应对当前挑战?

    嘉宾:企业确实不好做,要切实帮助企业,有这么两点。

    一是完善和落实好结构性减税政策,实施好提高增值税、营业税起征点和小微企业所得税优惠政策,扩大营业税改增值税的试点行业和地区范围,防止试点过程中出现增加企业税负的现象。并抓紧研究更大力度的结构性减税方案,争取早日出台。

    二是努力减轻企业资金成本负担。盈利水平的下降会对企业生产经营和投资扩产形成制约,使企业“避实就虚”——减少实业投资,更多通过购买理财产品等金融投资来追求更高的收益。

    为此,需要通过进一步下调贷款基准利率或放宽贷款利率下浮的幅度限制等来减轻企业负担,并着力清理和规范银行贷款各种收费,大力缓解企业过高融资成本的压力。

    将支持中小微企业生存和发展作为“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记者:中小微企业问题近年比较热。对此您怎么看?

    嘉宾:中小微企业历来是我国经济发展的薄弱环节,在宏观环境趋紧背景下,中小微企业更是首当其冲受到冲击。有数据显示,中小微企业贡献了我国60%的国内生产总值、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因此,中小微企业的生存和发展对经济增长、民生就业和社会稳定至关重要。为此,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的“点调控”应成为“保增长”的重要着力点。

    去年以来,扶持中小微企业的金融财税政策相继出台,政策组合拳不断发力。目前所要做的一是“抓落实”,将已有政策落到实处;二是“增强度”,根据形势变化,进一步加大政策支持力度;三是“促调整”,在扶持和救助中也要体现“有保有压”的结构调整。四是“建机制”,通过深化金融财税体制改革,营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市场环境,建立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长效机制。

    具体而言,在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方面,需要建立对银行中小微企业贷款考核和激励机制,督促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小银行增强主动做好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工作的自觉性,提高银行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和审核效率,确保小企业贷款实现“两个不低于”目标。大型银行要创新金融产品,强化对中小微企业的金融服务,城商行、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等中小型金融机构要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避免片面求大和扩张,通过信贷专营确立与中小微企业的长期合作关系。适当放开村镇银行的存贷款上限和区域限制,鼓励小额贷款公司转型为村镇银行。鼓励金融机构积极探索动产、各种经济权利、应收账款等新型抵押品,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抵押物欠缺问题。

    适度增加部分地方融资平台贷款,增加的平台贷款用于为中小微企业获取贷款提供担保资金。适当提高民间中小担保公司的杠杆比率,建立政府、银行和担保公司的风险分担机制。建立专门的政策性金融机构,按照一定的标准选择符合条件的中小企业发放长期低息贷款,弥补银行只提供中小企业短期贷款的缺陷。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参与发行集合债,适度降低中小企业发行集合债的限制条件,采取一定比例贴息贴费,以降低中小企业的综合发债成本,进一步优化中小企业上市程序,从核准制逐步过渡为注册制,加快发展创业投资和私募股权投资基金。

    在通过财税支持为中小微企业“减负”方面,需要财政安排专项资金,对因生产经营成本大幅度上升而影响企业承接订单,且银行贷款利息支出较大的重点工业企业给予适当的贷款贴息,进一步扩大中小企业营业税和增值税的起征点,进一步减免或取消针对中小企业的行政事业性收费,扩大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府专项资金规模。

    上一篇

    华生:土地财政不消灭会动摇国家根基

    下一篇

    中国成加拿大第五大旅游客源国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