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李妍:研究生“通胀”令人才“贬值”

    2012-07-17 00:58

    李妍

    昨天有报道称,2012年,全国研究生计划招生规模为584416人,其中硕士生517200人,博士生67216人,十年间翻了一倍。2005年,考研人数首次突破百万,且就业率开始下降。2009年至2011年,硕士生的就业率不及本科生。有大学老师表示,从市场来看,供需之间存在一定矛盾。

    又到一个研究生招生的季节。每年这个节点,既是研究生们在高校扩招流水线上不断被生产出来的日子,也是学生们毕业找工作的高峰季。这个时节,看看寒窗苦读的耕耘有多少现实收获,盘点一下精英教育的研究生收入产出的性价比,不失为一种必要的现实思考。

    按理说,作为精英教育的重要环节,研究生教育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说一定是个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至少在同水平线的就业比拼上,比普通本科生的竞争力略高一筹,似乎也该符合教育投入产出的常理。网上以前不就流传了一个段子,说是一位大学校长语重心长地对一位研究生导师说:考100分的学生你要对他好,将来他可以成为科学家和大师;考80分的学生你也要对他好,他将来可能和你做同事;考试不及格的学生也要对他好,今后给学校捐钱就指望这些人了;考试作弊的学生你更要对他好,他将来会从政当官的;还有,那些中途退学的同学,你千万不要阻拦他们,他们将来很可能会成为比尔盖茨或乔布斯。

    这个段子尽管啼笑皆非,但也充分说明了研究生颇为广阔的职业前景。不过现在,不要说广阔的职业前景,就连最基本的就业,研究生的竞争力也比不过本科生了。这是精英教育扩招背后的“粗放式”繁荣,流水线生产导致的人才通胀,研究生教育致使教学质量急剧下滑,各类匆匆设立、办学条件并不成熟的教学点野蛮生长等酿的苦果。也正是这些,导致研究生规模膨胀,使得研究生本应具备的人力资本价值,在研究生教学及生源质量的下滑中,不可遏止地贬值。

    这些年来,我们一直在说“大学教育高中化,研究生教育本科化”。但如今的研究生教育,比本科教育耗费了更多的时间成本,但在教育成效上,却可能连社会实践教育都不如。在一些学校,一个导师要带几十上百个研究生,这种情况下,要做到一对一的认真指导,除非导师们打通了“任督二脉”,否则恐怕要么就只有在教育上敷衍学生,要么就只能高抬贵手,让学生们蜂拥着通往毕业的闸门。

    精英教育肆意扩招,生源质量下降,教学质量疲软,大量研究生招收点滥竽充数,学生们耗费了更多的时间与金钱,创造的人力资本价值却并不大,拿到手的通常只是一张“贬值的文凭”。而同样的时间,倘若用在社会实践上,创造的人力资本价值反而可能更大,这又说明了什么?

    当下的研究生教育的确已经不能再“躲进小楼成一统”了。如果本应充满个性与创造力的精英教育,也变成了批量化、模式化的生产线,扩招通胀、教学质量下滑的压力,就只能传导到研究生身上。反映到就业中,就是研究生的就业率甚至比不上本科生。

    曾经,为了回避就业竞争,大量学生蜂拥进入研究生教育领域;如今,再次面对就业门槛,研究生在竞争中居然一败涂地。这未尝不是当下精英教育的另一种悲哀。是该好好反思、并着手改革的时候了。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银行暴露最大的风险控制漏洞

    下一篇

    回应湛江项目停工传闻 宝钢称“按计划在走”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