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光伏发电补贴方式受考验:“金太阳”工程事前补贴或存弊端

    2012-07-12 01:1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7月10日,张永慧公开的手机号码再也没法接通,作为绥化市宝利光伏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的他,似乎成了光伏行业寒冬中最早“遁隐”的一个。

    这家被寄予当地光伏产业最大希望的明星企业,仅仅三年的时间就早早“折戟”——两个月前,宝利光伏公司被当地法院查封。

    值得注意的是,这家公司早在2010年,成为国家“金太阳”示范工程(项目装机容量为2000千瓦),这也意味着该项目获得过大量的财政补贴。

    随着光伏行业的寒冬已至,诸如宝利公司在内的一些企业,在获得过财政补贴之后,并未能独秀长久,早前的“事前补贴”模式成为业内诟病。

    业内人士一直呼吁,这种模式应该尽早改为 “度电补贴”模式。2009年7月21日,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 《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决定综合采取财政补助、科技支持和市场拉动方式,扶持国内光伏发电的产业化和规模化发展。

    进入2012年之后,财政支持的项目规模大幅提高。财政部官网的通知,2012年已经确定下来的金太阳示范工程总规模为1709兆瓦。

    事实上,对于这项新能源的财政支持,在其力度上几经更迭。

    比如,仅在2011年一年间,补贴就由原来的9元/瓦调整至8元/瓦。而2012年21号金太阳政策文件又称,用户侧光伏发电项目补助标准进一步下调到7元/瓦。2012年5月3日财政部官网通告指出,今年的补贴进一步下调为5.5元/瓦。

    此前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的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的一位研究员称,“这样的调整主要在于光伏组件价格的下降,未来是否会提高还不好说。”

    这些补助,主要采取 “事前补贴”的方式,即项目投资方在项目开建之前拿到补贴。

    国家某部委有关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这样的结果是,只要有人声称可以做太阳能发电,就可以得到大量的财政补贴,结果太阳能发电量没人监管,建成之后的项目质量缺乏监管,建成之后被人拆卖也无从得知。”

    他说,发展新能源最终需要的是发电量,而不是装机容量,因此建议采取“度电补贴”模式,发一度电补一度电,这样才能保证补贴的不被浪费。

    据了解,在“金太阳”工程实施的这三年来,各地申报非常踊跃,早前根据政策规定每个省的申报不得超过20兆瓦,但有些省一个省的申报就超过100兆瓦。业内人士指出,这些积极的申报背后,有些是对财政补贴的“觊觎”,有些建了之后根本发不了电。

    为了遏制这种状况,有关部委每年专门拨款数百万元,委托相关机构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检查,希望减少“骗补”行为。但前述部委有关人士建议,解决的根本办法就是要把“事前补贴”模式改为“度电模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首批海上风电项目命运多舛 “层层关卡”下中标近两年无一开工

    下一篇

    煤价现十周连跌 山西煤业盈利增幅跳水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