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消费者发现集团购买者提供的絮用纤维制品有质量问题,还可以选择举报,中国纤维检验局支持地方检验机构为消费者免费检验。
每经网北京7月11日电(王雅洁 记者 胡健) 昨日(7月10日),国家质量检验检疫总局总局(以下简称质检总局)和教育部联合下发通知,要求各地质监部门和教育部门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学校学生床上用品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努力提升学生床上用品质量水平。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质检总局、教育部将采取有效措施严防“黑心棉”流入校园,联合加强校园内部管理。督促学校明确专人负责相关工作,制定防范“黑心棉”流入校园工作方案及应急处置预案,完善相关管理制度;切实把好校门,制止无照经营者或销售无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凭证的床上用品的经营者进入校园销售;加强对在校师生的教育和管理,严防以勤工俭学、代购代销等方式将“黑心棉”引入校园。
“黑心棉”不是个案
中国纤维检验局一位王姓工作人员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目前还处于初级阶段,从客观条件上来说,解决“黑心棉”频发的问题不能一蹴而就,也不能生搬硬套发达国家的监管经验,而应顺应发展规律,有步骤地开展。“相比较于2001年的国内”黑心棉“现象,经过这么多年的整治、严打,状况已经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法学院教授梅夏英指出,在当前的经济发展模式下,“黑心棉”事件的出现不是个案,不止床上用品被曝存在生产质量的问题,其他行业也存在类似的现象,例如地沟油事件、三鹿奶粉事件。
“政府管理没有做好,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梅夏英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梅夏英认为,在逐利心理的驱使下,个别监管主体也参与到市场中,不能很好地履行监管职责。而且在执法的过程中,选择性执法也是造成监管疲软的原因之一。选择性执法,即指执法主体在时间、空间、客体上有选择的执法,针对不同的管辖客体,刻意采取区别对待、有违执法公正的手段。
从生产者的角度分析,梅夏英认为,目前社会经营环境、投资环境乃至整个的市场大环境并不乐观,在高税负、劳动力成本攀升、不动产租赁成本高居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下,生产者很难通过正常的商业渠道获取高额利润,加上逐利心理的驱使,生产者很容易萌生制造假冒伪劣产品的念头。
从社会的道德水准来看,梅夏英指出,在逐利心理的影响下,目前的社会道德水准在下降。很少有人抽身而出,从制度层面、文化层面等深入探究问题的根源。这就为个别部门权力寻租提供了滋生的土壤,导致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偏离,从战略角度来说,想单纯依靠下发通知等监管办法来遏制“黑心棉”,是很有难度的,毕竟相关的行政体系改革还未开展。
强化团购招标
对于今年即将开展的高校采购招投标,某教育部直属的“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资产管理处人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近几年高校采购招投标的企业是北京市教委规定的,各高校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规定的10余家企业中,再展开招投标工作。
对于“黑心棉”的鉴别,纤维检验局上述人士称,可以一看、二问、三摸。即首先寻找正规标识,以防买入用劣质絮用纤维制作的产品;然后仔细询问店主,尽可能多地获取生产厂家、进货渠道信息;再次要保留好购物小票,一旦日后发现是“黑心棉”,能为维权保留证据。如果消费者发现集团购买者提供的絮用纤维制品有质量问题,还可以选择举报,中国纤维检验局支持地方检验机构为消费者免费检验。
质检总局、教育部联合下发的通知中还指出,要进一步巩固和推进集团采购质量监控制度,继续推动集团采购质量监控制度在高校广泛实施。对已经实施质量监控制度的高校,加大支持力度,督促有效保障学生床上用品质量安全;对有条件但尚未实施质量监控制度的高校,主动开展工作,协助尽快实施;对暂不具备条件的高校,积极进行帮扶,协助解决存在的问题,推动尽快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