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徐杰 发自浙江金华
每经记者 徐杰 发自浙江金华
7月9日,金华市环保局公开了该市2011年度和2012年度第一批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一并被公开的还有7家环境违法企业写给全市人民的道歉书。
此次被公开的环境违法企业共65家,包括去年的55家和今年一季度受处罚的10家,其中包括康恩贝(600572,SH)旗下浙江金华康恩贝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华康恩贝)、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金华康恩贝因违法处置危废被罚20万元。
昨日(7月10日),针对上述环境违法相关事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金华康恩贝,但该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称自己今年1月才到公司,不清楚该事情,并以自己很忙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主要是起警示作用,目前已经结案。”针对上述65家被公开的环境违法企业,金华市环保局法制宣教处有关工作人员向记者表示。
金华康恩贝违法处置危废
制药企业康恩贝旗下金华康恩贝也在此次金华市环保局公开的2011年度和2012年度第一批环境违法企业名单中。公开名单显示,金华康恩贝环境违法的案由为违法处置危废,处罚决定书为[2011]6号,罚款金额为20万元,金华市环保局作出处罚决定书的时间是2011年1月13日。
昨日(7月10日),针对上述环境违法相关事宜,《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金华康恩贝,但该公司办公室工作人员称自己今年1月才到公司,不清楚该事情,并以自己很忙为由拒绝了记者的采访。
据悉,金华康恩贝取得的是A类排污许可证,主要污染物种类为水。浙江省针对排污企业目前已实行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排污许可证分为A类和B类两种,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排污单位申领A类排污许可证,其余排污单位申领B类排污许可证,B类排污许可证不单独分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根据排污许可证管理制度,确定应纳入A类排污许可证管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和排污单位名单,并向全社会公示,报浙江省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值得一提的是,正是在因违法处置危废遭处罚的2011年,金华康恩贝通过了高新技术企业复审,资格有效期为3年(2011年1月1日~2013年12月31日),在资格有效期内当年起公司所得税享受15%的优惠。
危废产生量逐年递增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查阅资料得知,金华康恩贝近三年来的危险废物产生量逐年增加。
2009年,在金华市主要危废产生企业前5位名单中未出现金华康恩贝的名字;2010年,金华康恩贝以1180吨进入全市主要危废产生量的第四位;2011年,金华康恩贝以7687.705吨的危废产生量跃至首位。正是在金华康恩贝被处罚的2011年,其危险废物产生量剧增,占到前5家企业危废产生总量的近四成。
其实,早在4年前,金华康恩贝曾发生过逾期未完成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验收。在金华市2008年针对全市的污染源在线监测监控系统验收通报中,截至当年5月9日,全市未按时完成比对的污染源(企业)有22家,其中包括金华康恩贝。
目前,金华康恩贝在现有厂区的年产200吨大观霉素产业国际化改造项目正在上马,根据环境影响评价,该项目大气污染物主要是发酵废气、HCL废气和有机废气(丙酮)。
7家企业向全市人民道歉
“主要是起警示作用,目前已经结案。”针对上述65家被公开的环境违法企业,金华市环保局法制宣教处有关工作人员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称。在金华市环保局的报告中曾描述,浙江省环保厅2011年对金华市危险废物专项检查中,合格率达95%以上。同时严厉查处各种危险废物违法行为,立案查处了一批违法企业,对存在问题的企业提出限期整改要求。
金华市环保局党组成员、局长助理李荣军向媒体表示,这些环境违法企业可以分成三类:一种是污染治理没有达到标准;一种是偷排污水;还有一种是危险废物管理不善。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还出现了环境违法企业向全市市民的公开道歉书。
在公开的道歉书中,落款有金华市金东区寨春电镀厂、浙江永康精特缸套有限公司、兰溪市宏新食品厂、浦江县金属表面处理加工厂、义乌市恒昌电镀厂、浙江卓雅墙纸有限公司、浙江省东阳市巍山宇峰电镀厂7家企业,金属电镀类企业占了绝大多数。
记者获悉,金华市环保局日前下发了 《关于建立环保重点排污企业“三公开”制度的通知》,建立环保重点排污企业公开承诺和环境违法企业公开曝光、公开道歉等三项制度。
此次被公开的65家环境违法企业不乏为当地的“明星”企业。如金华康恩贝是金华市综合百强企业,同时也是纳税重点大户,2010全年共上缴税费7078万元,另外如浙江绿源电动车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电动车制造商之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