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高达40多亿元,号称云南最贵二级公路的元绿公路建成通车仅两月,其中一段便在7月2日的暴雨中“飞”下悬崖,网友对元绿公路质量问题的质疑仍不绝于耳。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曹晟源 刘林鹏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曹晟源 刘林鹏 发自成都
投资高达40多亿元,号称云南最贵二级公路的元绿公路建成通车仅两月,其中一段便在7月2日的暴雨中“飞”下悬崖,与其一同飞下悬崖的还有一辆正在行驶中的面包车……
7月7日,云南省交通厅召开新闻发布会称,经国土资源部门专家和交通运输部门专家调查组认定,元绿公路坍塌确为暴雨造成的公路路基损毁,该公路设计、施工环节均未发现问题。
一切都是暴雨惹的祸?在被认定为“天灾”以后,网友对元绿公路质量问题的质疑仍不绝于耳。
昨日(7月9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调查发现,为争取元绿二级公路按期完工,以锁定里程和债务,元绿二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对路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全线共完善优化线路25段,长32.83公里,占路线总长的26.05%。桥梁从原设计的185座减少到现在的109座,超过三分之一的桥梁被优化减少了。
仅仅为了按时完工、锁定里程和债务就要大规模减少桥梁?大规模“优化”桥梁工程是否会对道路的安全性构成影响?如此大的变动,整个流程是否完全合法合规?在记者的调查采访中,一系列问题浮出了水面。
试通车两月路基“飞”下悬崖
7月2日凌晨,今年12岁的杨姓男孩和父母乘坐表叔的面包车正要回老家给他舅舅奔丧,汽车冒雨在元绿公路上行驶。4时左右,当面包车行驶至元绿二级公路K72+750至K72+815段时,路面突然坍塌,面包车和约65米的路基一同“飞”下了悬崖,造成1人死亡,1人失踪。
随后,有微博网友贴图称,“云南省绿春县刚修好的二级公路试通车不到2个月路就发生了全国没有发生过的事情,就在2012年7月2日早上一‘张’面包车从这条路飞了下去,深度大约1000多米,当时我还以为面包车突然不见了,原来是整条路‘飞’下崖了,这样牛的路,政府也敢试通车,正宗的豆腐渣工程。”
这一条微博使元绿公路塌方一事迅速传播、发酵,对该公路质量的质疑之声四起。
“这条道路就是在沙土上铺了一层沥青。”“流浪的蛤蟆”等网友对公路质量表示怀疑。网友“安琪-sherry”称,云南本来就地震多发,水土流失严重,直接浇了个面儿,肯定是脆脆的。还有网友将此次事件与去年6月试通车第二天就发生坍塌、被网友戏称为“史上最短命公路”的云南新三公路联系起来。
“路面结构层厚度感觉不够,从常规设计来讲,正常沥青路面面层下应该有水泥稳定基层及碎石垫层,但从图片上看不到基层和垫层,不知是否有设计或施工。”一位从事路桥建设行业多年的人士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7日下午云南省交通运输厅召开新闻通报会称,经国土资源部门专家和交通运输部门调查组现场勘察后认定,云南元阳至绿春二级公路试通车两个月即发生坍塌事故的原因为暴雨造成的公路路基损毁。
据了解,元绿二级公路于2009年9开工建设,全长132.6公里,总投资42.18亿元,是云南省58条政府在建还贷二级公路中工程施工最艰难、资金投入最多、建设规模最大的项目之一。
此前云南省当地媒体曾经报道,该公路是纵贯红河州重要的经济干线和旅游干线,也是云南省滇南地区通往越南、老挝的陆路通道之一。
超1/3桥梁被“优化”掉
去年2月17日,《红河日报》报道称,为争取元绿二级公路按期完工,以锁定里程和债务,元绿二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对路线进行了优化设计。全线共完善优化线路25段,长32.83公里,占路线总长的26.05%。桥梁从原设计的185座减少到现在的109座。优化设计减少了三分之一多的桥梁工程,为按期完工提供了有利条件。
7月6日,《云南信息报》报道称,元绿二级公路指挥部的总工程师刀刃锋说,想彻底解决塌方还是有办法的,但投资非常大。按照二级公路的标准,不能随意改变道路的走向,因此在修路的时候有些地方只能挖出一半的路基,剩下的路基就只能用挡墙或者桥梁来代替。当然,最好的办法不是做挡墙,而是修桥,将滑坡点避开。然而45亿的投资,不可能让每一个地方都修桥,所以一些路基就修在了滑坡点上,遇到强降雨,不可避免就出现滑坡。
那为何把桥梁从原设计的185座减少到现在的109座,优化设计减少了三分之一多的桥梁工程?昨日下午《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多次致电刀刃锋,不过他始终未予接听。
上述从事路桥建设行业多年的人士亦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规划角度,如果是地形复杂的高填方段采用桥梁可能较安全、较易控制质量。
“所有的信息以交通厅发布的为准。”昨日下午,元绿公路的设计方云南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院一位人士在电话中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一位不愿具名的路桥专家称,设计方案变更需要经过严格的程序,要交由原设计单位修改,并进行专家论证后,再经交通部门审批,但是现在很多时候都是业主怎么说,设计单位就怎么做,设计方案轻易更改,根本就不走流程。
“我们也想把全部路段都进行特殊处理,但是成本要高出三分之二,没这么多钱。”元绿二级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红河州交通局副局长姬志屏此前向新华社记者表示,一个边坡特殊处理要花上千万元,做多了肯定超支,一个工程超预算10%以内是正常的,但超出更多是要追究责任的。
赶工期埋下质量隐患?
就造成事故的原因,云南省交通厅副厅长张长生在通报称,云南省交通厅在施工图审查过程中曾提出,发生塌方点所在路段存在着三条较大的逆断层,应对该区域内的桥梁、隧道、挡土墙等构筑物以及特殊路基处重点核查,以确保构造物设计安全、工程经济合理。设计单位和施工单位认为,事发路段较高危路段地质条件相对较好,只做了常规处理(石砌挡土墙),遇到强度大的单点暴雨,致使路基塌陷。
对于设计方和施工方是否违反了省交通厅当初的意见,有关专家解释,逆断层所在路段长约10多公里,该路段整体地质结构复杂,岩石破碎、沙土堆积,但事发点的路段地质条件相对较好,从公路建设的经济性角度分析,事发点路段的设计、施工均属合理,塌方的原因“关键是单点暴雨”。
除了设计方面,质疑元绿公路“为赶工期而埋下质量隐患”也颇受关注。
值得注意的是,7月5日,新华社的报道佐证了这一点。该报道称:“另外,时间也很紧,设计、施工要做得多细也不现实。”元绿二级公路建设指挥部指挥长、红河州交通局副局长姬志屏说,公路是2009年9月开工建设的,省里要求2011年6月就要完工,但这条路实际上到今年4月27日才试通车,我们已经是落后了,还挨了批评。
“优化设计减少了三分之一多的桥梁工程,为按期完工提供了有利条件。”去年2月17日,《红河日报》报道称。当《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出事路段施工单位重庆交通建设集团公司时,对方拒绝接受采访。
今年4月27日,元绿二级公路试通车,在通车仪式上,红河州领导还为元绿二级公路建设指挥部颁发了50万元的现金奖励。
不过,云南交通厅在通报中称,元绿二级公路2009年9月26日开工,2012年4月27日完工,建设工期2年半,经受了2011年雨季这个路基沉降期,而且,桥梁、隧道等控制性工程都在这个工期内按质按量完成,不存在赶工期的问题。
对塌陷事发十天前已经出现的路基沉降情况,为何没采取禁止通行的措施?张长生称,路基沉降情况出现后,有关部门设置了四个观测点,十天时间内,路基沉降从0.3厘米发展到5.1厘米,“基本属于安全范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