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申请要约收购的股数很可能超过5%的要约收购数,能有多少以21.21元/股成交,目前仍是未知之数。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赵阳戈
每经记者 赵阳戈
一夜之间,大户突然想通出手了。
自鄂武商A(000501,收盘价14.80元)6月21日启动要约收购以来,前来申请的大多都是散户,户均持股在5000股上下,不过这一状态终被打破。6月28日,有32户股东共携约1.15亿股“应约”,户均持股359.08万股。截至昨日(7月3日),预受股已经达到1.17亿股,占鄂武商A总股本的23.07%。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申请要约收购的股数很可能远远超过5%的要约收购数,申报人所持股份能有多少以21.21元/股成交,目前仍是未知之数。
10天预受股近1.17亿股
鄂武商A大股东武商联及其一致行动人于6月21日启动要约收购,计划以21.21元/股的价格收购5%的股权,即2536.2448万股,总计将花费5.38亿元现金。要约收购将持续30个自然日,于7月20日(含当天)截止。
由于鄂武商A复牌前股价为14.70元,距离要约收购价还有44.29%的上涨空间。需要注意的是,尽管套利空间巨大,但由于要约收购只有5%股权,如果所有股份同时申报要约,申报者实际能够被申购的比例并不高。
或许是对于未来股价还抱有极大期望,也可能是因为实际被要约收购比例比较低,自6月21日以来的几天,鄂武商A的股东们都处于试水的状态。6月21日(第一天)共计19户股东携7.06万股申报,户均3715.79股;6月22日结束共有34户在册,共计持股14.82万股,户均4357.94股;截至6月27日,在册共有66户股东,合计持股30.41万股,户均4607.09股。
投资者矛盾的心态在鄂武商A的股价走势上显露无遗。要约收购发布后第一个交易日(6月20日),鄂武商A无量涨停;但第二天(6月21日),股价冲高至17.64元后迅速回落,当天收于16.60元,且成交量为近1年来新高,资金出逃迹象十分明显。接下来几个交易日,鄂武商A一路下挫,昨日(7月3日)收盘于14.80元,又回到了停牌前的水平。
可能是看到股价后续动能不足,6月28日这天,大户终于出手了。当天,共有32户股东申报,总持股1.15亿股,相当于鄂武商A总股本的22.65%,户均持股高达359.08万股。
截至7月2日,共计有137户在册,合计持股近1.17亿股。看来,6月28日申报的大户仍驻扎其中。
大户身份成谜 银泰出手?
一直以来,鄂武商A都是武商联和银泰系两虎相争的“肥肉”。目前,第一大股东武商联及其一致行动人持股约1.4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29.32%(原为29.99%,部分一致行动人协议在4月、5月到期),银泰系合计持有1.24亿股,占总股本的24.48%。可见,武商联相较银泰系有一定优势,但距离并没有完全拉开。基于这种局势,武商联方面在6月突然发出要约收购,使得本就处于下风的银泰系形势更加恶劣。在此背景下,市场最为关心的,就是银泰系是否会通过要约收购,将所持股票卖给武商联。
由于6月28日共计有32户申报,户均359.08万股的持股量,并不能进入十大流通股东名单。在2012年一季报中,十大流通股东之末的武汉汉通投资有限公司的持股量也有931.02万股。因此,单从户均持股量来看,并不能看出银泰系是否在列。
某跟踪鄂武商A的市场分析师认为,从鄂武商A股东持股数据来看,1.15亿股显然是由多家重量级股东拼凑而成,这些重量级的股东却突然在6月28日集中申报,步调如此一致,值得留意。
针对上述分析师的说法,鄂武商A董秘办工作人员给出的答案是“暂无申报人信息”。
收购比例最低7%
尽管溢价空间巨大,但鄂武商A此次要约收购并非看上去那么美妙,因为申报的股份可能只有极小比例能被收购。
根据鄂武商A的公告,如果要约期满,最终预受要约股份数量小于或者等于该数量,则收购人按照收购要约约定的条件购买被股东预受的全部股份;如果预受要约股份的数量超过收购数量时,收购人按照同等比例收购预受要约的股份。
照此来算,截至7月2日,共计有1.17亿股在册,由于要约股数只有2536.2448万股,分配下来,获得收购的比例只有21.68%(2536.2448万/1.17亿)。
实际上,目前要约收购期限只过去1/3,到7月20日 (最后一天),只要股价没有上到21.21元,理论上除此次要约收购人以外的全体股东(不含武商联相关方),都有可能将手中的持股进行要约收购申报,即最终预受股份总量约为3.59亿股,则收购比例将只有7.07%(2536.2448万股/3.59亿股)。
在要约收购结束后,不排除有某些就是冲着要约收购而买入的申报人,在收购结束后将选择处理手中的“存货”,如果这类申报人比较多的话,这对于上市公司的股价来说,显然是不利的。鉴于6月21日成交量较大(2044万股),当天买入的投资者较多,由此带来的抛压需要引起投资者重视。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