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燃料乙醇回暖?剑南春上马6亿元项目

    2012-06-27 01:11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林鹏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刘林鹏 发自成都

    燃料乙醇产业的热情被再次点燃,这次是非粮作物粉葛。

    昨日(6月26日),四川日报报道称,“十二五”期间,四川省将在德阳建设年产10万吨粉葛燃料乙醇项目,项目所有前期工作已完成,并通过环保部环评,现已上报国家发改委。项目总投资超过6亿元,占地187亩,生产原料为非粮作物粉葛。

    该项目的业主方颇令人瞩目,它就是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金盛源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公开资料发现,早在5年前,剑南春就已着手燃料乙醇项目的申报。

    白酒巨头算盘

    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是中国著名大型白酒企业,并涉足管材、电工等多个领域。

    来自四川德阳绵竹市政府网上的信息显示,早在2007年,剑南春就着手燃料乙醇项目的申报。

    剑南春的这一选择,与当地政府的产业布局相契合。来自四川日报的信息显示,自2006年起,四川先后编制了生物能源-燃料乙醇发展专项规划。

    剑南春上述项目以红薯为原料。就在2007年,国家下发通知,规定只能“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发展非粮燃料乙醇。

    2008年,在绵竹市环保局提交的《关于请求同意绵竹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利用红薯和粉葛生产20万吨/年生物质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的报告》中,粉葛被放在非常重要的位置。

    到2009年底,环保部门发布的环评公示显示,剑南春的燃料乙醇项目变成了“年产10万吨粉葛燃料乙醇建设项目”,非粮作物粉葛成为了绝对主角。

    为何选择粉葛?

    “粉葛为多年生藤蔓植物,适应林下种植,其块根产量高,富含淀粉,不失为一种新的非粮食燃料乙醇加工材料。”四川省林业部门此前在一份报告中如此描述。

    粉葛提取淀粉生产加工在国内是完全成熟的技术,因此它作为一种新的非粮食燃料乙醇加工材料,具有巨大的开发利用价值。

    为了进一步了解剑南春燃料乙醇项目的详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致电剑南春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所属金盛源生物化工有限责任公司,但是,一位工作人员以负责人不在为由,婉拒了记者的采访。

    长期关注燃料乙醇市场的隆众能源分析师辛宝坤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去年的《国家生物质能源‘十二五’规划(草案)》中提出,随着粮价上涨和粮食安全问题的突出,非粮乙醇将成为国内燃料乙醇的主要生产方向。

    辛宝坤认为,剑南春斥巨资进军燃料乙醇,更多是看好未来的国内能源市场。随着油价的高位运行,乙醇汽油在国内大多数推广城市的销售比重在进一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燃料乙醇产业在国内的发展之路并非坦途。

    随着燃料乙醇被指 “与民争粮”、“与粮争地”,2007年6月,国务院召开可再生能源会议,玉米变乙醇项目被正式叫停。

    随后,作为玉米“替补”的非粮作物,如木薯、木质纤维素、粉葛等,登上了历史舞台。

    辛宝坤表示,目前国内燃料乙醇的主要方向是乙醇汽油和乙醇柴油,乙醇汽油消费量已占全国汽油消费总量的20%,成全球第三大国。但因原材料价格上涨,利润状况并不乐观。

    “用粉葛生产燃料乙醇,要想有市场竞争力,必须保障有足够的原材料供应,同时最大限度地降低生产成本。”辛宝坤补充道。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融创中国董事局主席孙宏斌谈牵手绿城:负债略升不伤资产质量今年不融资

    下一篇

    “超级0元购“ 苏宁易购仍维持原解决方案工商局跟进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