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促“大病不出县”卫生部启动600家县级医院综改试点

    2012-06-22 01:31

    每经编辑 杨芮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杨芮 每经记者 李泽民 发自北京

    6月19日,卫生部、国务院医改办联合中央编办、财政部和人社部举行电视电话会议,在18个省份、311个县市、600多家县级公立医院启动部署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工作。

    昨日(6月21日),卫生部医改办公立医院改革组组长、医疗服务监管司副司长孙阳,就国办印发的《关于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试点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接受中国政府网访谈时表示,要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的目标,必须采取多项综合措施,提高县域医疗救治能力和医疗服务水平。

    作为我国政府提供公共医疗服务的最基础层面,推进基层公立医院改革成为重中之重,其重心即破除 “以药补医”。“2002年以来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使得基层医疗服务需求‘井喷式’增长,所以作为基层医疗机构的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尤为重要。”卫生部卫生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李卫平在解读《意见》时表示。

    “以药补医”仍为改革重点

    李卫平表示,新农合的发展为医疗服务带来了“井喷”式的增长,“此次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提出加强县级公立医院服务能力建设,说明它既是一个龙头又是枢纽。”

    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2010年,全国医疗机构诊疗人次达到58.2亿,比2005年增加了17.2亿,增幅达42%,这部分增加的病人主要都是由县级医院给消化掉了。

    国联证券一份研究报告指出,考虑到地方财政和医保基金的支付能力有限,目前要想推进三甲医院的体制改革仍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在实施基本药物制度之后,县医院的就诊量大幅增加。因此,在县医院进行改革试点,尽量做到“大病不出县”对于缓解三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有着重要意义。同时,在县医院进行费用控制和支付制度试点,可能更具有推广意义,阻力也相对较小。

    而破除“以药养医”在此次医院综合改革中仍是关键环节。孙阳表示,在此次综合改革中,卫生部将按照保基本、强基层、建机制的要求,以破除“以药补医”为关键环节,以改革补偿机制和落实医院自主经营管理权为切入点,统筹推进管理体制、补偿机制等综合改革。力争使县域内就诊率提高到90%左右,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

    孙阳称,此次试点中,卫生部将取消药品加成政策,将试点县级医院的补偿由过去的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政府补助3个渠道改为改革后的服务收费和政府补助两个渠道。对于由此减少的合理收入,医院将通过调整医疗技术服务价格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予以补偿。

    此次改革中,将充分发挥医疗保险补偿和控费的作用,如总额预付制,按病种、按人头、按服务单元等付费方式,加强总额控制,改变对医院和医务人员的激励约束机制,从而促进科学诊疗、合理施治。

    加强补偿机制防人才流失

    人才流失目前是基层医疗机构凸显的问题之一。孙阳表示,改革人事分配制度和补偿机制,调整不合理的价格体系,维护医院公益性,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同时能够维持县级公立医院可持续发展的新机制,才能吸引到更多的优秀人才到县级医院、到基层工作。

    《意见》也作出要求,要合理提高中医和体现医务人员技术劳务价值的诊疗、护理、手术等项目价格,使医疗机构通过提供优质服务获得合理补偿。价格调整要与医保支付政策衔接。改革医疗服务以项目为主的定价方式,积极开展按病种收费试点,病种数量不少于50个。同时,将提高医院人员经费支出占业务支出比例,体现医务人员技术服务价值,严禁把医务人员个人收入与医院的药品和检查收入挂钩。

    在谈到现阶段防止基层医院人才流失的具体举措时,孙阳表示,首先要通过建立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和全科医师培训制度,保证不断地向县级医院和基层输送高水平的医疗卫生人才;其次,在县级医院开展的城市支援农村的项目,包括外国医生项目等,让大城市、大医院的大夫深入到基层,尤其是到县级医院,通过传帮带,通过为基层人民群众提供服务,从而提高基层医院医务人员的能力和服务水平;再次,通过县级医疗骨干培训的项目,培训县级医院的医疗骨干,提升他们的业务能力。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抗生素市场加速变局 四川制药叫价2亿“待嫁”

    下一篇

    七一铁路调新图 部分线路将提速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