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锂电产业“走红”各路外资争相加入

    2012-06-21 01:07

    每经编辑 王政楠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北京    

    王政楠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北京

    《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近期将由国务院发布实施,国内汽车厂商在电池等零部件上的布局也在加快。特别是自从今年3月国家“863”计划节能与新能源汽车重大项目组召开会议、正式明确启动锂离子产业链项目以来,锂离子电池迅速成为投资界的新宠儿。

    对此,业内专家表示,从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来看,未来电池受益明显,锂电池获得长足发展是大势所趋;另一方面,应该承认目前国内锂电池企业“多而不强”,所以应该充分利用锂离子产业链项目效应,实现共同发展。

    日前,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宣布投产磷酸铁锂离子动力电池,并与吉利汽车、长城汽车、广通汽车等国内企业签署了长期战略合作协议。

    在国内的电池公司中,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并不起眼,它由香港凯荣投资有限公司出资2.14亿美元建立。香港凯荣方面表示,看好新能源发展方向,也看好政府对新能源发展的战略。

    “我们目前选择UPS(应急供电系统)、电网储能、煤矿井下机械、电动自行车等领域多管齐下。”山东衡远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煊坤说。

    我国对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大力扶持,以及可以预见的巨大市场潜力,不仅吸引着本土厂商进入锂电池产业,外资厂商也纷纷涌入。

    以福田为例,福田汽车党委副书记、新闻发言人赵景光日前在一个媒体交流会上透露,福田目前正在研发车用锂离子电池,不远的将来有望装车。

    2011年6月,福田成立了福田爱易科动力电池公司,据悉目前爱易科在锂电池研发方面已取得不错的进展,福田方面自主研发的锂电池开始与新车作匹配。

    以澳大利亚的银河资源、日本锂电池生产商松下公司为代表的外资力量,正以高度的热情投入中国锂电池行业。

    随着外资在中国各地开工设厂,锂电池产业链条上附着的竞争关系也将更为复杂。从长期发展来看,只有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电池厂商,才会赢得竞争。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品牌、渠道现难题 奔驰遭遇中国车市微增长

    下一篇

    求解“微利”时代 车企经销商激活利润链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