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客(每经驻欧盟特约观察员)
商务部公布的 《对外贸易发展“十二五”规划》定下的目标是进出口平稳增长,总额年均增长10%左右,到2015年达到约4.8万亿美元,贸易平衡状况继续改善。
政府制定规划,一般须留有余量,好让自己超额完成任务,总比定高了完不成为好。10%的年均增速,是否还有余量,还有待观察。不过,今年恐就会遭遇挑战。到5月份,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仅7.7%,要达到全年增10%的目标,接下来7个月要比前5月平均增长18%。欧债危机继续发酵,短期内快速向好似乎难以实现。在世界经济大环境不景气的状况下,下半年要实现这个目标,难度太大。
不仅今年10%的目标难以达到,中国对外贸易今后都有可能进入个位数增长时期。
金融危机让美欧反思,也开始采取应对之策。但无论哪种,对中国皆非利好。竞争力不强,持续贸易逆差,政府靠借贷维持高支出和社会搞福利,这种好日子不可持续,就要实行紧缩。财政紧缩,金融去杠杆化,消费也会跟着紧缩,这无疑对中国出口没有好处。2008年~2009年,美国家庭消费降幅最大的时期,中国对美出口也出现大幅下滑。
过去30多年,美欧对华贸易也总有磕磕绊绊。在对外贸易方面,虽然是互相最惠国待遇,也就是美欧给予他国的优惠,中国也同样享有,反之,中国给予他国的优惠,美欧也一样享受。但中国在开放多年之后,很多领域的开放度还是不及美欧。
当下,美欧自身都面临巨大经济困难,看到中国的“茁壮成长”,自然心有不甘。他们必然担心中国从战略上对其全球地位构成挑战,经济上成为其强劲对手。于是,美欧更多强调“对等开放”,各方面对中国政策收紧。鉴于此,中国对外贸易欲继续扩张美欧市场,难度大而空间小。不过,新兴市场大有可为。近年来,中国与俄罗斯、南非、印尼双边贸易增长明显快于平均增速。今年前5个月,与上述三国的贸易分别同比增长24%、32%和20%,比平均增速分别快了7、24和13个百分点。但也要看到,部分中国产品在新兴国家市场占有率已经很高,少数电子产品和家用电器超过80%。要想再有大的发展,恐还要多费功夫。
从国内来看,2004年已过“刘易斯拐点”,劳动力无限供给之说将逐渐成为过去,成本将逐渐推高。这有利于扩大消费,而无益于扩大出口。
各种要素成本上升,加上国民对环境问题日益敏感,政府不得不对各类高污染、高消耗产业加以限制,导致一些产业开始向其他低成本国家转移。比如,越南工人月平均工资只有50至60美元,仅中国沿海制造业平均工资的二至三成。不仅更多外资进入越南,不少中国本土的企业都开始迁往越南。据说,越南已经成为耐克在全球最大的生产基地。
中国还须致力于解决收入分配失衡,收入差距过大的问题,既为化解社会矛盾、消除不稳定因素,又通过提升普通劳动者收入,带动居民消费,加快经济发展转型。这应有之意必是劳动力成本提升,出口竞争力下滑。
从历史看,中国对外贸易短短30年就跨越了美、欧、日数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历程,不断创造历史。只是,历史也告诉我们,高速发展也会有“天花板”。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