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国际油价下跌背后的“中东因素”

    新华网 2012-06-17 13:54

    中东产油大国利用油价飙升超限额开采是推动本轮油价下跌的因素之一。

    新华网开罗6月16日电(记者王振华)随着西方对伊朗实施石油出口制裁生效日期日益临近,不少人原先担心的国际油价可能因此上涨的情况并没有出现,相反国际油价近日持续下跌。究其原因,中东产油大国利用油价飙升超限额开采是推动本轮油价下跌的因素之一。

        今年1月,欧盟以伊朗坚持铀浓缩活动为由宣布禁止其成员国从伊朗进口、转运原油和成品油。这一制裁措施将从7月1日开始正式生效。这曾导致人们担忧世界油价可能因此继续大幅飙升,进而制约全球经济复苏。

        但近两个月来,国际油价走势与人们的预料背道而驰。伦敦布伦特原油期货价格在3月份一度突破每桶125美元高位后一路下跌,6月上旬跌至每桶100美元以下,纽约市场油价更是跌至85美元以下,较年内高点均暴跌20%以上。

        国际石油市场分析人士普遍认为,除了今年愈演愈烈的欧债危机导致西方国家对石油需求疲软这一最重要因素外,中东国家利用国际油价飙升的有利时机大量增加石油生产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是近来油价下跌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数据显示,在西方制裁措施的影响下,伊朗目前的石油产量已降至日均320万桶,比一年前减少了30万桶,为20年来的最低水平,石油出口也相应减少。

        但是,伊朗石油生产和出口减少造成的缺口显然已被其他中东国家、尤其是最大石油生产和出口国沙特阿拉伯所填补。据欧佩克估计,今年第一季度,沙特的石油生产已接近日均1000万桶,为近30年来最高水平。而去年上半年,由于利比亚战乱导致该国石油生产停止,沙特已经大幅提高了石油产量和出口。

        此外,阿联酋和科威特也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石油生产和出口,以期凭借油价飙升增加财政收入。

        为此,伊朗最近不断指责沙特等国严重超出了欧佩克分配的生产配额。欧佩克成员委内瑞拉和伊拉克也呼吁成员国遵守生产配额,以稳定油价。

        近年来,国际石油市场总体呈供求基本平衡的态势。而中东一些国家的增产措施和利比亚石油出口较快恢复,已经导致目前国际石油市场出现供大于求的情况。据估计,虽然欧佩克规定各成员国生产限额为日均3000万桶,但欧佩克的报告显示,5月份欧佩克成员实际产量达日均3160万桶,为200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

        欧佩克专家同时认为,世界石油需求正在降温,而当前的石油生产水平远远超过今年下半年的需求水平。据欧佩克预计,今年下半年对欧佩克石油的需求将维持在日均3074万桶左右。这意味着欧佩克成员国需要将现有日均产能削减约100万桶,才能避免下半年石油库存持续上升。

        中东产油国利用剩余产能灵活超产对国际石油市场有利有弊。有利的是,这能够在国际油市发生剧烈动荡时起到稳定市场的作用。比如,去年利比亚战乱导致该国石油出口中断,以沙特为首的阿拉伯国家立即增产弥补供应缺口,这对石油市场的稳定起到了重要作用。

        但我们也必须看到,中东产油国的剩余产能日见减少,长期超产必将削弱它们今后对国际石油市场的调控能力。目前,欧佩克的剩余产能只剩下日均300万桶左右,占全球供应量的比例降至3%,且绝大多数剩余产能集中在沙特一个国家。因此,一旦国际石油市场今后再发生新的重大突发事件导致供应不足乃至短缺,只有沙特能在提高产量方面有所作为。因此,中东主要产油国长期超产将成为影响国际石油市场稳定的一个不利因素。

    上一篇

    奥地利男子极限跳伞 37公里高处起跳超音速下落

    下一篇

    阿根廷私人外汇存款跌至近三年来新低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