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 杨井鑫 发自北京
6月9日,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教授郭田勇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在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之后,可以尝试功能差异化定位。
他表示,国有大银行在增资和贷款方面,确实存在所谓的“玻璃门”、“弹簧门”,政策对于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还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导致了现今有必要出台政策支持民资进入这些垄断性行业。
他认为,由于国有大银行贷款很难较广的覆盖中小企业,所以民营资本成立银行之后,可以尝试功能差异化定位,将银行的服务目标客户放在中小企业身上。
此外,他还强调,监管层目前不必对民营资本进入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的风险过于担忧。“一家村镇银行的经营局限在一个县域里面,经营涉及到的资金有限,风险总的来说还是可控的。”
据了解,今年3月,国务院批准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拉开了鼓励民间资金参与地方金融机构改革的大幕。
此后,中国银监会日前又出台了《关于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的实施意见》,进一步拆除了民间资本进军银行业的诸多樊篱。该意见指出,支持民间资本参与村镇银行发起设立或增资扩股,并将村镇银行主发起行的最低持股比例由20%降低到15%。
中信建投在一份报告中指出,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就是在解决准入的问题。从经营效率上来看,民间资本进入银行业可改善银行的公司治理结构,更好的为小微企业提供融资服务。然而,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包括金融领域在内的多个领域都已经或计划出台引入民间资本的实施细则,但是具体准入政策还需要进一步落实,能否真正做到在安排政府投资时对民间资本一视同仁仍有待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