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世春认为,这是大众点评在收购不成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系列举动,指责抄袭前大众点评的法务并未与公司有过任何沟通。
每经记者 蒋佩芳 发自上海
昨日,食神摇摇创始人吴世春微博自曝大众点评网于4月初找其谈并购意向和支付安排。
食神摇摇的自曝并非突然之举。据了解,大众点评此前声明遭食神摇摇抄袭,并贴出两个应用对比图,称食神摇摇的抄袭比例达80%以上。食神摇摇创始人吴世春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数据来自公开的第三方API数据,如爱帮网、Google、百度身边等,并未直接抄袭大众点评。吴世春认为,这是大众点评在收购不成的情况下,做出的一系列举动,指责抄袭前大众点评的法务并未与公司有过任何沟通。
大众点评方面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大众点评从未主动对该公司提出收购邀约。食神摇摇提到大众点评今年4月向其发出收购意向的言论不实,同时隐射大众点评因收购不成而对其发起抄袭投诉,是混淆视听及造谣炒作。
“大食之战”从未结束
大众点评方面称,今年4月,大众点评高层和该公司高层的接触是第一次的常规业内交流。在交流过程中,该公司高层确有主动提及收购事宜,大众点评高层也做了礼貌性的询问和了解,但并未给出任何明确的答复和承诺。
大众点评方面表示,大众点评高层询问该公司高层对于抄袭及侵权的看法时,双方在理念上存在较大的分歧。
今年2月17日及2月21日,大众点评法务部已经向该公司正式发出法务公函及聘请外部律师发出律师函,要求其停止抄袭大众点评内容的侵权行为,由于该公司拒绝停止侵权,大众点评法务部随后向苹果Appstore及谷歌google play等机构提交该公司抄袭证据,目前该公司侵权app已经于5月23日被苹果Appstore及6月6日被谷歌google play下架。5月23日,对于该公司抄袭大众点评被苹果下架事宜,大众点评已经对外做过公开声明并发布相关证据。
大众点评认为,食神摇摇侵权app仍然处于下架中,并未恢复上架,该公司提及没有抄袭大众点评的app是其6月1日删除抄袭大众点评图片及点评信息后的新版本。该公司新版本app从表面看来,暂时删除了抄袭大众点评的图片和评论,但其中涉及的商户信息、星级评分及人均价格等信息,仍然存在侵权嫌疑,大众点评法务部正在进行调查和取证。
大众点评最后称,大众点评网上的商户信息、图片和用户点评等内容是大众点评花费九年时间及巨大的人力、物力成本建立起来的,未经大众点评授权,擅自抓取大众点评网站上的内容用于商业运营涉及侵权及不正当竞争。
创新型企业应避免内容模式雷同
据了解,食神摇摇公司成立于2011年4月,2011年11月下旬食神摇摇上线,其定位个性化餐厅推荐引擎,用户摇动手机,就能推荐最合适的餐厅。根据吴世春所述,上线后由于苹果整治作弊之风,食神摇摇突然排名最高上升至排行榜总榜第15名。
由于大众点评发函声明食神摇摇抄袭,5月底食神摇摇应用被苹果App Store下架,食神摇摇在苹果App Store下架9天之后与6月1日恢复上架,但已有很多相似度较高的内容已经删除。然事情并没有结束,Google play也因为大众点评投诉“评论和图片”侵权,食神摇摇再度遭遇下架,但食神摇摇方面并不认为抄袭大众点评,尽管遭遇下架但仍表示Google官方市场国内用户稀少,食神摇摇不欲将之作为战场。
吴世春表示,截至目前,食神摇摇有超过600多万的用户,日活用户超过45万左右。至今年4月底,食神摇摇已完成B轮融资,分别是红杉资本200万美元投资、晨星创投近1000万美元投资。
电子商务观察员鲁振旺表示,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其实有很多创新的理念,创新型的公司多属小公司,大公司体系较大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筛选认证才可操作,但这样的小公司都会面临一些短板,比如内容方面有些欠缺,这也是在食神摇摇上面所体现出来的,它的内容模式模仿大众点评,肯定是有些问题。二者也是中国创新型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也表示移动互联网方式的业务可以为创新型的企业带来的机会非常多,尽量采取更多的创新方法,去避免对大的互联网公司或者同类的公司也好,有内容模仿或者是挪用也好这种可能,不然会影响企业的发展。
鲁振旺称,APP应用型企业,一般都是十几人、二十几人的企业,缺乏内容团队,这是弱势,因此在创新方向上所需要工作量较大的业务不易介入。国外比较强的企业,也是短小精干,但模式比较简单,成长速度很快,不受这方面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