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包头一房企老板被“债杀” 中小房企窘境谋活

    每经网 2012-06-08 09:03

    2011年9月24日,鄂尔多斯市中富房地产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福金因债自杀,拉开了本轮房企老板被“债杀”的大序幕。

    每经记者 叶书利 发自北京

    包头市鼎太置业董事长魏刚已被疑因债自杀,成为中小房企老板“债杀潮”剧本中的最新主角。

    标普近日发布的最新研究报告中指出,伴随还债高峰期的来临和房地产业两极分化趋势的加剧,下半年中小房企的生存难度将进一步叠加。

    又一例债杀者

    据《内蒙古晨报》的报道,6日15时50分左右,包头市鼎太置业董事长魏刚在包头市东河区金驼大酒店5楼503房间内被人发现死亡,目前警方初步调查结果显示为自杀。对于魏刚死亡的原因,包头市东河区刑警四中队的民警仍在进一步调查中。

    在相关的包头贴吧内,魏刚死亡原因的猜测,已争论得沸沸扬扬,最主要的一种猜测声音将其死亡原因与欠债挂钩。

    一位包头贴吧内的网友爆料道:“欠了7亿多,死在了金驼503房间,家人已全部失踪。”另外一位网友则指出,“ 据说欠债13亿”。

    《内蒙古晨报》在报道中援引知情人士的话说,魏刚生前为发展企业融资近7亿元,后因开发的小区销量不佳,无法偿还高额的融资款,所以选择自杀。

    实际上,2011年以来,已发生数起房企老板被“债杀”的案例。

    2011年9月24日,鄂尔多斯市中富房地产开发责任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王福金因债自杀,拉开了本轮房企老板被“债杀”的大序幕。1月14日晚,岳阳市温州商会会长、温州万银地产公司和岳阳汇辰房地产公司创办人白洪光,在高负债的压力下,在温州市区百里路上的一栋大厦内,选择以一根钢丝绳结束了自己42岁的生命。而魏刚的自杀,则将这波“债杀潮”剧本推向了另一个高潮。

    中小房企生存进一步被挤压

    值得关注的是,2011年以来的这波房企老板“债杀清单”中,有两个共同特点:二三线城市与中小房企。

    对于此,西安光魔地产全程机构总经理游勇向本报记者分析说,这与本轮地产调控下楼市的生态间存在直接的商业逻辑关系。

    本报记者与多位行内人士沟通后发现,本轮地产调控下楼市的两个生态变化,与这波中小房企“债杀”间有对应关系。

    首先,2012年是房企还债高峰年,包括中小房企等在内的房企还债压力较大。

    国泰君安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受益于2010年的大丰收,以及2011年前三季度二三线城市飘红的销售回款支持,整体而言,2011年房地产资金需求并没有出现缺口,但2012年整个房地产行业的资金需求量将冲高到10.84万亿元,而包括自有资金、商品房销售回款、银行贷款、房地产信托贷款等途径,房企能够募集到的资金量只有9.49万亿元。按照目前的口径计算,2012年房企的资金缺口量将达到1.35万亿元。

    中航证券在《房地产行业2012年策略报告》对此进一步补充道,“2012年,行业整体将出现相当于总资产8%的资金缺口,六成企业将面临这种威胁,四成企业在到期贷款无法续借的情况下将面临相当于总资产10%以上的资金缺口”。

    标普近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也佐证了这一点。该研究报告显示,在标普公开评级的30家中国房企当中,他们今年的短期债务与2011年相比,增加了57%达1560亿元人民币。相对的,保有的现金流却降低了12%,为1760亿人民币。

    其次,地产调控之下,行业的两极分化趋势日益明显,进一步挤压了中小房企的生存空间,而中小房企的大本营就是二三线城市。

    标准普尔董事符蓓在上述研究报告中也指出,“我们认为今年房地产行业的主题是两极分化和市场整合。”符蓓对此进一步解释说,在信贷和销售方面,信用状况和财务状况较弱的公司,尤其是中小房企,更需要用资金去进行再融资,但再融资的能力非常差,面临的挑战和困难非常大。至于大公司有可能在今年变得更强,处在更有力的地位,有可能去吞并一些比较弱小的公司。

    鉴于此,标普的研究报告得出结论:伴随地产调控的持续,下半年中小房企的生存环境将更加严峻。

    上一篇

    盈利能力下滑倒逼安赛乐米塔尔减少钢铁主业投资

    下一篇

    熊证遍地!港股短期将迎来转机?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