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38号文下发至现在,各类交易市场或关停或转型或观望,交易所行业洗牌的势头初现,但是整体“仍然没有大的动作”。
赵春燕 每经记者 李卓 发自北京
对于国内近千家大宗商品交易所来说,等待6月30日的日子是漫长的。自38号文下发至现在,各类交易市场或关停或转型或观望,交易所行业洗牌的势头初现,但是整体“仍然没有大的动作”。
生意社高级分析师宋志超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38号文下发后,更多的交易市场开始向现货靠拢是产业向好的表现,“至少思想上是端正了。”
不过整顿大限的6月30日并非交易所的解放日。日前,商务部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士曾在首届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培训会上表示,因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还存在无序发展的状况,所以“我相信在6.30以后,中央各个部委还会继续发布‘48号’文、‘58号’文再去整顿。”
38号文下度势谋变
38号文下发之后,第一个给行业内带来震动的莫过于金乡大蒜交易所宣布直接关闭的消息。
3月16日,金乡大蒜交易所官方发出通知,宣布要进行公司清算。当时曾有分析人士指出,在38号文发出之后,不符合规定的中远期交易业务采取停盘处理的不少,但是“大的异动如金乡大蒜交易所这样突然宣布要关闭的暂时还没有。”
在金乡大蒜交易所宣布关闭前后已有湖南维财大宗贵金属交易所有限公司、天津保税区大宗商品交易市场、内蒙古大宗畜产品交易所有限公司等几十家交易所进行了停盘。
在最近的5月7日,曾在整顿初始被地方政府“顶风转正”的天津贵金属交易所在其官网中发出《专项风险提示》,“根据国家相关监管部门关于黄金交易的有关政策精神及其相关要求,交易所可能于未来某一时间逐步将在2011年12月28日前开户客户的现货黄金延期交易的交易、持仓保证金比例提高至合约总金额的100%”。
对于这样一则公告,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交易所此举似乎有意为天通金这一品种画上句号。大宗商品市场业内人士曲先生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天贵所是天津市政府重点支持的,后台最硬,现在也挺不住了。”
近日,号称成交量、成交额占据国内同行业40%的行业龙头老大的山东寿光蔬菜产业集团(天津)商品交易所宣布推出电子商务项目“伊特商城”。据悉,“伊特商城”项目类似于淘宝网站,去年以开始筹建,目前处于建设初期。“他这个就相当于把批发市场搬到电子交易平台上去做,但是伊特商城要做起来应该不是很好做。”生意社宋志超分析表示,伊特商城要做好还面临着诸如蔬菜储藏、运输,吸引卖家入驻等很多的问题。
针对前期关停的这些交易所,生意社宋志超分析称,这些交易市场“大部分都没有仓库,他们进行的所谓的这种交易都是没有任何交割的,全部都是在交割日之前平仓平掉就完了。”
宋志超告诉记者称,“38号文下发之后,整个市场还是有向好的变化的,至少大家从生存的角度考虑,会更多地想一想能不能更贴近现货,怎样为实体经济服务,因为只有做这个政府才会更支持你,单纯做中远期和投机交易已经很难保证市场的生存了。”
据悉,38号文之后,交易所除谋求转型之外,也有部分交易所在交易模式上做了些许改变,例子如云南昆明泛亚有色金属交易所和广西铟鼎有色金属交易中心将交易改为了连续交易,每天申报交割;还有浙江舟山大宗商品交易所将交易模式改为了定期交割,即划定一个时间段,到那一天之前必须有交割。
几个业内分析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目前业内的交易模式的向好改变并不具有“普遍性”,而向现货靠拢的核心是要提高交割量,但是目前来看,“实际的交割量依旧很少。”
上述商务部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目前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仍存在致命的问题,首先即为“打着大宗商品交易的名义炒卖商品仓单,而无实际的商品交割行为。从事期货证券类交易活动,而无商品交割的商品仓单被当做证券、股票或期货合约无限期循环、交易套取资金,造成所有的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目前的交易统计虚浮高企,几乎完全不能反映市场供求的真实关系及商品交易与交割的实情。”
整顿中的“煎熬”与“躁动”
相比较在整顿中某些交易市场的关停和改变,一些在38号文下发之前就已经筹备开盘的交易所,一纸整顿的文件,让原本筹备好的计划生变。
大宗商品市场业内人士钟先生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自去年“38号文”下发后,一部分筹备已久,打算开业的交易市场顾忌政策,推迟了开业,自整顿开始至今已有6个月的时间,这些市场前期投入的设备及人力成本已经不起拖延,导致一些交易市场资金链最终出现断裂。据钟先生告诉记者,其中的一位市场总裁认为,38号文下发后的6各月时间内,交易市场该怎么转型,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一直没有很明确的说法,其前期的巨额投入依旧等不开政策的明朗化,已经耗不起。
对于这个行业而言,整顿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很煎熬的等待”。大宗商品电子盘行业内独立人士罗烜也曾于日前告诉记者称,因为整顿中政策的不明朗,交易市场中有几十个朋友在对政策的观望中短期离开了大宗商品交易行业。
4月初,于2011年7月17日开业的新疆世纪西北农副产品电子交易中心宣布于2012年4月正式停盘进行内部整顿。据熟悉此事项的罗先生称,该交易所是在政策不明郎,整顿期间发展不了客户资源而进行的“主动停盘”。不过,几天之后该交易所又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重新开盘。
据悉,类似的深圳燕窝交易市场、宁波都普特液体化工交易市场都属于因在整顿中行情不好而选择了主动停盘。
在这场看似漫长的等待之下,也有难掩的“躁动”。
有业内人士向记者反映,新开的交易所大多在38号文下发之前就已在筹备,虽然不排除一些市场还是以投机为目的设立,但其中有一些不管是在资金量还是背景方面都比较强,也经历了可能两、三年的比较长的筹备期。生意社分析师宋志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他们这样的市场不会因为一个文件的发布就暂停,因为毕竟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电子交易化这个趋势是不会变的。尤其是一些看长远、立足于未来的市场,他们不会单纯因为一个文件的发布就不做。”
“6.30”并非“解放日”
对于这场涉及全国近千家交易所的清理整顿,几乎没有人否定过它的必要,但在其中必然牵扯到中央和地方利益博弈也几乎成为业内的共识。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咨询处相关人士曾直言,交易所整顿的难点在于地方政府非常支持交易所的设立,因为交易市场做起来有利于当地的经济及商品流通,“但是大宗商品市场一旦出了事,一个省一个市更别说一个县,根本是包不住的,最后收摊还要中央政府。”“而且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出事极易扩散。”
今年2月2日,清理整顿各类交易场所工作会议暨部际联席会议第一次会议召开,对启动实施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做出了具体安排,要求各地尽快制定清理整顿工作方案并上报,确保在6月30日前完成各项工作。
交易所整顿中划定的“6月30日”并非交易所行业的“解放日”。上述商务部研究院相关负责人士表示,“我相信在6.30以后,中央各个部委还会继续发布48号文、58号文再去整顿。”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如果大宗商品交易市场的整顿不彻底,那么在6.30之后,这个市场会继续出问题。“大宗商品市场到目前为止出现的问题都不是一般的问题,这个市场也几乎没有提供给全局任何在商品流通中有益的东西。”
日前,厦门石油交易中心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瑞军在首届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培训会现场透露,国家相关部门最新统计的交易所数量为918家,他建议交易市场若要保留首先必须要争取到地方政府的支持。他同时告知交易市场管理者“如果你自己做的不规范,比如你是在炒作或者你确实有虚拟资金,早晚有一天你会出问题,你不能一直完全以盈利为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