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郑眼看盘:反弹如期展开 高度将有限

    2012-05-29 01:14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周一A股探底后大幅回升,收带下影的放量大阳,形态十分良好。沪综指收涨1.19%报2361.37点,深综指涨1.43%报948.42点,成交显著放大。盘面看,受益于投资拉动的钢铁、水泥、铁路股继续强悍。

    周末关于投资方面的消息极多,有些颇令人震惊,如居然包括了超1000亿元的钢铁项目。不过中肯地说,除钢铁等项目外,这次我们的许多投资项目比2009年时要好,因更侧重于能源、水利等项目。这说明上层并非没有吸取上回教训,是个进步。然而,仍然存在偏重投资这一问题。

    有人认为这次许多投资是原有计划的提前实施,所以辩称这部分不算扩大投资。笔者认为此理由有点勉强,将下半年或明后年的项目提前到今年,本质上仍是扩大投资。如果明后年经济再度下滑,届时又可将5年、10年后的投资提前了。因此,该理由是永远能成立的,逻辑似乎不通。

    取之于民并用之于民,政府本身是没钱的。因此,投资的本质是各级政府代替所有民众花钱。民众未必对投资有最大偏好,他们或许认为钱更应用在养老、医疗、教育等方面。因此,笔者认为重大决策应更多考虑民意。笔者认为,重大突破口在于打破垄断和公平财富分配,过度注重投资是在这方面决心不足的表现。

    还有个问题是投资分配问题,比如工程承包等。国退民进现象或将有增无减。最近在向民企倾斜方面喊了许多,但从经验上看,最终能落实的有限。

    依笔者看来,如果上层政策意图总能充分落实和实施,我国也不会落入再度依靠投资这个境地。在我国,唯有投资政策在层层落实时能不打折扣,而且还能发扬光大。比如“非公36条”。笔者相信政策本意确实是想促进非公经济,只是在落实时打了折。

    地方政府已没财力,投资得靠国家预算,而国家预算来源无非有三:一为税收增长,二为发债,三为央行资产负债表扩大,亦即印钞。第一条路显然不通,因当前流行“减税”一说;第二条路会进一步挤出消费,因这依靠扩大储蓄;第三条路同样会挤出消费,因居民手中钞票被摊薄。

    我们投资的理由在表面上是站得住脚的,因经典的理由是“先将经济稳住,然后在此基础上才好进行调结构”。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不靠谱。

    经济走势最终会反映在股市上,笔者认为这次投资会对股市产生推动,但时间和力度将有限,且中长线有可能使股指有向下拓展空间。不断重复的投资最终将不利于经济,这是显而易见的,故料股市长期走势不佳。

    反弹高度和时间可能有限,还有个理由:今年来股市走势其实已提前反映了政策放松的因素,甚至提前消化了一部分投资扩大的因素。一部分投资者必吸取金融危机期间4万亿元投资时股指走势经验,这会使他们更激进。当买盘因种种理由提前释放了一部分时,未来可用的力度就会打折,因此股指上行高度和时间也必将打折。

    技术面上,笔者于上周最后两天曾提示低吸,提示2315点有支撑。昨股指短暂击破2315点后即大幅回升,不过这样的支撑和反弹也太过明显,相信许多人都能看懂,所以在技术上似乎也没太多理由更乐观。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投资项目热批 难言“4万亿”重来

    下一篇

    社保基金谋扩容 部分国有产权有望“入列”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