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帮助航运企业度过难关上海年内有望出台专项支持政策

    2012-05-25 13:55

    每经编辑|王迎春

    上海昨出台《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

    戴榆每经记者凌建平发自上海

    昨日(5月24日)举行的上海市政府发布会上,市建交委副主任、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推进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沈晓苏表示,为应对航运业眼下的低迷,上海市年内将有一系列专项支持政策出台,以帮助航运企业度过难关。

    昨日,上海市政府颁布了《上海市加快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预计到2015年基本实现货物、船舶、企业、资金、人才、信息、技术等航运要素与资源集聚,初步具备全球航运资源配置能力,形成上海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

    上海欲出台专项政策支持航运业

    沈晓苏在昨日的上海市政府新闻发布会上称,为应对目前低迷的航运市场形势,上海正研究专项扶持政策,并有望今年年内出台。

    “这两年,尤其是今年年初以来整个国际航运市场形势非常严峻,BDI指数曾一度达到历史低点,从整个航运的产业链看都面临巨大压力,”沈晓苏表示,“国家及上海市都高度重视,密切关注整个航运市场的变化,也一直保持与相关航运企业的联系。上海也从将实际情况出发,针对航运企业目前碰到的特殊困难,正在研究一些专项的支持政策以支持航运企业度过难关,相应政策有望年内会出台。”

    沈晓苏还指出,相关政策主要还是围绕整个航运市场培育的角度,希望企业能在危中求机,政府出台更加与国际航运市场相结合的政策,以推动与促进我国航运企业的健康发展。

    上海国际港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诸葛宇杰昨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采访时表示,“航运业本身就是起起伏伏的过程,我认为航运业的低迷觉得不会持续太久,每一轮的低迷都会新一轮的调整和竞争,随后将会上升。”

    诸葛宇杰还告诉记者,相当于航运业,港口行业的经验状况比较正常,比如上海港,力争2012年所有指标为加法。

    “当然,港口和航运企业其实是唇齿相依的关系,考虑到整个航运业现状,我们在费率调整上也兼顾到了这些因素,他们(航运企业)的日子不好过,我们很多的费率要相对更加灵活一点。”诸葛宇杰表示。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战略意义巨大“十二五”将有八大任务待完成

    “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的建设对长三角地区的经济以及对长江流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上海组合港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明志指出,“自1997年国务院做出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这一重大决策以来,长三角地区的港口货物吞吐量增加了4倍,集装箱吞吐量增加了16倍。”

    王明志昨日还披露,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上海与宁波港集装箱吞吐量在中亚地区10个主要港口中的比重提高了5倍以上。水路货运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和港口货物吞吐量都分别占到了全国数据的1/3以上,尤其是水路货运量占全国的42.8%,港口货物吞吐量与集装箱吞吐量也分别占全国的38.8%与37.1%。

    诸葛宇杰也指出,在国家经济转型与贸易快速发展等各种因素推动下,上海港的集装箱总吞吐量已居世界第一。

    “上海港的地理位置有着非常大的潜力与优势”,诸葛宇杰表示,“此外,上海周边良好的口岸环境以及很好的整个交通集中配套体系也是上海港这几年快速发展的重要原因。”

    正因为上海航运中心的重大战略意义,上海市政府昨日《规划》中明确提出了“十二五”期间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建设的八项主要任务,主要包括继续发展国际航运业务、发展航运服务业、发展航运金融服务业以及促进游轮产业发展等。

    《规划》要求,到2015年上海要形成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实现航运要素和资源集聚。港口、机场吞吐量继续位居世界前列,航运服务体系基本建成,国际航运综合试验区建设要取得新突破。具体任务包括:集装箱吞吐量达到3300万标准箱,继续位居世界港口前列;航空旅客吞吐量达1亿人次,货邮吞吐量达到550万吨,位居世界机场前列;出入境邮轮及邮轮旅客达到500艘次、100万人次,初步建成邮轮母港基地;在上海登记注册的国际航运船舶超过400艘;上海二手船舶交易突破100亿元;初步形成比较完善的航运经纪、船舶管理、航运服务代理以及海事法律、航运金融服务体系。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惠普宣布多年期重组计划拟裁员2.7万占比8%

    下一篇

    社科院蓝皮书:今年房价不会大降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