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行业瓶颈倒逼重整计划 万千百货变身万达百货

    2012-05-16 01:2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郑佩珊 发自上海

    大连万达集团旗下的万千百货将面临重整。

    以快速扩张作为战略选择的万千百货,一度希望靠门店数量优势进入中国百货行业第一集团。然而,在万千百货第40家门店开张之后,万千百货的快速扩张似乎已难以为继。

    日前,万千百货将改名为“万达百货”的消息在网络上不胫而走,《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也从万千百货内部证实了这一消息。“一方面,万千百货将利用万达集团的品牌知名度;另一方面,万千百货的更名是万千百货重整的信号。”一位百货业内人士向记者透露。

    目前,万千百货累计达40家店,营业面积120.9万平方米,2011年的收入为69亿元;根据中国经营连锁协会的最新统计,上海友谊百货门店数量为43家,但2011年的营收已达550亿,百盛集团有52家门店,去年营收达到164亿。这些差距给万千百货留下了想象空间。

    万达重整百货行业

    昨日,万达集团旗下的万千百货将要更名为“万达百货”的消息不胫而走。而一份来自万达内部的文件也同时被曝光。

    该文件透露了万千百货更名的大部分细节:从2012年7月1日起,万达百货系统将更名为“万达百货”,要求由百货总部负责,在2012年6月30日前完成所有涉及更名的事项,包括,1、百货总部及所属公司名称中的商号,工商变更注册为“万达”;2、百货所有汉字标识更名为万达百货;3、百货原图形标识停止使用,全部更改为紫红色的万达船型商标;4、经营推广财务税务等所有事项中凡涉及百货名称的,全部更改为万达百货;5、含有原名称的物品及资料全部停止使用,按万达百货重新制作。

    记者随后向万千百货的一位内部人士求证了该消息,他证实万千百货将要更名“万达百货”,但对于具体原因并没有过多透露。

    “虽然最近两年万千百货扩张迅速,但是万千百货的品牌知名度仍旧没有打响,更名万达之后,可以借用万达品牌影响力。”一位百货业内人士向记者分析,而另外一方面原因就是万达在今年将要对其百货行业进行重整。

    万达集团在2007年开始发展百货行业,“万千百货”一度被作为万达集团的战略新支点,以及其地产终端价值的延伸和裂变。万千百货也在万达集团全国快速扩张商业地产的大环境下执行扩张战略。截至2011年,万千百货在全国累计开店达40家,营业面积为120.9万平方米。万千百货在2011年新开门店14家,新增营业面积41.9万平方米;2011年收入达到了69亿元。

    根据万千百货此前公布的计划,在未来5年,万千百货将以每年超过15家的开店速度布局全国,到2015年,万千百货预计门店数量达到110家,经营面积达300万平方米。

    这样庞大的扩张计划无疑是向国内第一集团进行挑战。万千百货也曾向外界透露,以百盛作为其竞争的目标,百盛百货在去年以52家门店创造了164亿元的营收。万千百货在门店数量上与百盛百货相差不大,万千百货还表示将在今年新开18家门店,计划在2013年销售目标达到200亿元,超过百盛百货。

    然而,万千百货要在2013年超过百盛百货的目标似乎并不容易实现,以其自身对外公布的数据,在2011年万千百货在门店数量上仅与百盛百货相差12家,但是在销售目标上差距却达到了95亿元。这让万千百货不得不重新梳理每一家门店,提升单店业绩。

    遭遇百货业发展瓶颈期

    万达集团商业地产的快速扩张,让依附于万达第三代城市综合体的万千百货的扩张速度令业界羡妒。截至2011年年底,全国万达广场总数达到53个,万千百货的数量为40家;在2010年,万达广场数量才33家,其中万千百货的数量才26家。

    万千百货与万达集团保持了同样快速的增长,短短一年内就扩张了14家,百盛百货在全年一年的门店增长数量仅为5家。

    “百货不能跟上万达的扩张速度。”上述百货业人士向记者分析,万千百货拥有万达商业地产的天然优势,但是快速扩张之下如何保证业绩同步增长是万千百货如今最大的难题。

    “今年以来百货行业陷入了发展瓶颈期,即业绩增长的天花板已经出现。”该名人士向分析,“百货行业的传统商业模式受到考验。在这一背景下,万千百货快速扩张的战略选择将面临很大挑战。”

    万千百货总经理丁遥也曾表示,“快速规模扩张就是万千百货的战略选择,不标准化就没法快速开店,所以头四年我们没办法差异化。”在2012年,万千百货会一家一家门店做定位梳理,找到每家店的品位,形成与本地市场相紧密结合的特色。

    据悉,经过重新定位,万千百货梳理出了四种全新业态,第一类是高端奢华店,第二类是精致生活店,第三类是时尚流行店,第四类是社区生活店。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银行人士:部分小微企业存过度融资风险

    下一篇

    达芬奇上海淮海路门店易主 公司称面积太小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