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集团企业自主品牌以合资养自主的资金链保障不同,出身“草根”的自主品牌企业显然没有丰厚的资金来源。在中国汽车市场面临调整和洗牌的当下,“谁的资金链不断,谁就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
每经编辑 刘旭 每经记者 祝贺
刘旭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北京
5月8日,有消息称观致汽车正在着手完成一项10年期的贷款融资,额度高达30亿元人民币,以完成在江苏常熟的建厂工作。而奇瑞汽车目前正在与多家银行洽谈额度高达60亿元人民币贷款事宜,为其与捷豹路虎成立的合资子公司融资。
虽然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金弋波否认融资一事,称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项目目前仍在等待审批,谈其他情况仍言之尚早。但面对发展阵痛期,草根自主品牌面临资金缺口已经成为不争事实,奇瑞、观致、江淮、比亚迪等企业,正寻求借助资本市场和银行贷款来满足下一阶段的发展需求。
与集团企业自主品牌以合资养自主的资金链保障不同,出身“草根”的自主品牌企业显然没有丰厚的资金来源。在中国汽车市场面临调整和洗牌的当下,“谁的资金链不断,谁就有进一步发展的机会”。资深汽车行业分析贾新光告诉记者,资金甚至决定了目前很多自主品牌企业的“生死”。
二次发展遭遇资金瓶颈
在奇瑞融资消息传出的同一天,江淮汽车宣布在公开增发一年有效期到期之后,已从证监会撤回增发申请文件,高达28亿元的公开增发作罢。
此前,江淮汽车大规模的募资剑指乘用车扩张。按照当时的增发方案,22亿元资金将用于建设乘用车基地扩建项目,另有6亿元将投向年产20万台高性能汽油发动机项目。
几乎同时,长城汽车董事会获得回购H股的一般性授权,据称是欲在A股动作的先期行为;在自主品牌销量下行压力明显的情况下,奇瑞、比亚迪、江淮等自主品牌企业出现集体融资行为,似乎表明自主车企正面临二次发展的资金瓶颈。
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汽车市场形势比较严峻,转型几乎成为自主品牌企业的集体选择。在刚刚闭幕的北京车展上,自主品牌呈现了集体向上突围的态势,在市场爆发增长结束后,欲打破合资产品线下压的封锁,自主品牌开始全面构建产品研发平台、提升产品品质、投入巨资打造品牌,并寻求新的合资合作,而这些都需要巨额的资金投入。
不过贾新光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融资门槛提升、整体汽车市场处于下行区间导致还款成本提升,都是下一步困扰车企融资的带破难题。
有分析认为,汽车行业回归理性增长将成为常态。同时,随着汽车行业升级带来的技术革新以及投入加大,资金链成为决定汽车企业在新一轮整合中能否顺利生存的重要原因。
民营车企向上发力
自主品牌发展面临自身转型、市场下滑、竞争加剧三重压力,他们首先要活过这段艰难的日子,才能真正向外国品牌发起挑战。
与集团化自主品牌不同,民营自主品牌企业面临资金短缺、技术短缺以及由此带来的人才短缺等一系列问题。对此,“自主品牌处于生死关头”的说法从去年开始就在市场上流传。
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自主品牌企业纷纷以技术革新和品质保证为切入点,企图从根本上扭转市场对自主品牌的固有观念,从而博得生存与发展的立足之本。
“中国自主品牌汽车的机会在民营企业,对于他们而言,生存压力让他们发展更快,也更加符合市场规律”,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时至今日,经过一轮淘汰和筛选,自主品牌虽然依旧困难,但是已经从一味的价格战,转型到对于品牌、车型甚至设计上的追求,发展方向经过多轮调整,已经从“求大”回到“做强”的发展路径上。
“一直到2013年,自主品牌的日子都不会好过,”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董扬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市场对于自主品牌的调整存在一定时间的接受期,同时,自主品牌自身的技术升级还在进行中。因此,2012年,对于这些自主品牌企业而言,仍将是卧薪尝胆的一年。
比亚迪总裁王传福日前表示:“比亚迪过去一直是高速成长,在成长过程中,公司也犯了一些错,借着2011年的市场调整期,比亚迪狠抓品质,不断去改进和优化。今天发布的质保政策,不只是一个承诺,更是自主品牌的信心。”
同时,王传福将此前定位三年的调整期提前一年完成。他介绍道,“今年是调整期的最后一年”。此前,比亚迪预计,在经历一系列风波后计划调整期要到2013年才结束。
在技术革新的同时,自主品牌“草根企业”也在尝试接近尾声的合资机会。奇瑞汽车成为其中代表。与捷豹路虎的合资传言已久后,在今年3月发布联合声明,近日又传出大举借债筹建合资公司的消息。
对此,公司总经理助理金弋波表示此事消息不准,还没有融资一事,“奇瑞与捷豹路虎合资项目目前仍在等待审批,谈其他情况仍言之尚早。”
然而分析认为,奇瑞汽车目前资金链紧张已是不争的事实。汽车行业分析师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奇瑞近年来“摊子铺得很大,经营状况并不大理想”,尤其是在观致等项目上的大手笔投入使得其对资金的渴求愈发强烈。
据悉,为获取发展所需要资金,奇瑞从去年下半年开始先后出售奇瑞实业100%股权、徽商银行2亿股权、郎溪奇瑞出租汽车有限公司60%股权,同时加快推动IPO进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