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金锣以创新求发展“软硬”并重打造核心竞争力

    2012-04-28 01:10

    随着各行各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的陆续出台,“转型谋求可持续发展”成为中国“十二五”时期的主旋律。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的食品行业,也提出了“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企业创新能力,培育一批在国际市场上具有明显竞争优势的民族特色品牌”的发展目标。建设面向未来的绿色食品产业不仅是发展 “绿色经济”的内在要求,也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作为国家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国家肉制品领导企业,金锣集团积极把握绿色经济和行业政策带来的发展机遇,站在行业高度不断进行变革与创新,为企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不仅全面提升品牌综合竞争实力,加速向绿色食品企业持续迈进,更为肉类产业结构调整,实现持续健康发展做出有益探索。

    创新科技为跨越式发展提供支撑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外发布《肉类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加快技术进步步伐”的发展目标。预计到2015年,大中型企业生产装备应用信息技术的比重达到50%以上;应用先进适用技术更新改造肉类加工业技术装备,重点企业关键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从昔日小厂发展成为今天中国肉制品行业的翘楚,金锣集团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企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发挥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驱动作用,助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并连续多年蝉联“中国企业500强“称号。

    近年来,金锣按照现代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的发展方向,积极采用先进适用技术改造肉类加工业,率先从日本、德国、美国引进高温火腿肠生产线、低温肉制品生产线、屠宰分割线,改变了传统肉制品加工行业普遍存在的设备材质粗糙、机械加工手段匮乏、自动化控制技术和元器件薄弱、管理方式粗放的问题,全面提高生产效能,助力企业从粗放式经营迅速向集约化经营、从低端竞争向中高端经营转变,综合实力飞跃式提升。

    此外,金锣还不断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增加科技领域投入。不但建有自己的科研力量,专门成立了食品研究中心及技术中心,使得“中国传统肉制品现代加工技术”等一大批前瞻性的科技成果在金锣得到有效应用与推广,从硬件上全面提升金锣科技水平。

    在发展过程中,金锣将“清洁生产、节约生产、高效生产”的理念贯穿始末,在积极引进、消化、吸收国外先进设备和关键技术的同时,积极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肉类产业,推动企业信息化集成应用和模式创新,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淘汰落后工艺技术装备,切实提高了原料的综合利用率,减少了污染物排放,提高了产能和效率,使产业化步伐加速,为行业优化整合起到积极的示范作用。

    业内人士表示,科技创新是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有效调整优化产业结构的核心动力,只有紧紧扭住科技创新这一核心,才能更好地提高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为建立现代产业体系和企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大引擎。

    科技的持续投入和创新也为金锣带来了丰硕的成果。自1994年成立,仅用15年时间完成了国内同类型企业几十年的积累,在实现自身发展壮大的同时,对行业科技化发展起到良好示范作用。在第九届中国国际肉类工业展览会上,金锣集团再次受到中国肉类协会的通报和表彰,被授予中国肉类食品行业“强势企业”称号。

    创新发展模式彰显行业领导风范

    从2011年下半年起,猪肉价格持续处于高位并大幅度波动,为全力保证民生产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农业部等部委纷纷联合出台一系列政策与措施,力求从产业升级途径稳定猪肉市场,同时建立健全生猪产业发展长效机制。业内专家亦表示,要保障市场稳定、食品安全唯一出路是发展标准化的规模养殖。

    金锣集团在全产业链建设方面也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08年6月,针对同行业中,因上游产业出现产品质量问题而影响后续产业的现象,经过多方论证后,集团领导层决定把发展触角伸向上游的养殖产业,并不断拓宽、打通上下游产业链,率先构建了一条从饲料研发、规模养殖、种猪繁育、生猪培育、生产加工、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的全产业链,实现了从饲养到餐桌的全面健康,为产品品质奠定坚实基础。

    目前,金锣特色的全产业链,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在饲料与种猪方面,独立的饲料研发与先进的种猪引进理念,形成了金锣特色全产业链的独特优势。其次,是养殖,已逐步实现集饲料加工、种猪繁育、商品猪育养以及建立“公司+农户”于一体的“标准化、集约化、科学化“的规模化养殖体系。再次,在生产加工环节,金锣从日本、德国、美国等国家引进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生产设备,形成从屠宰、分割到加工生产的安全链接。最后,通过建立完善的冷链物流和检验检疫体系,构建起一条完整的全产业链模式。

    企业打造全产业链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规模化养殖。金锣集团总裁郭维世介绍,从国外肉制品行业的发展进程,我们不难发现,规模化养殖是构建全产业链的基础与方向。只有从源头提高产品品质,方能满足不断扩大的食品需求及不断提高的安全保障。

    据了解,金锣集团计划斥资20亿发力规模养殖,目前已在沂蒙山区建立了16座大型规模养殖厂,通过自建种猪场、饲料厂、成立种猪合作社(合作社不是种猪的)等子项目,实行集约化、标准化的规模养殖。经过多年的深耕细作与经验积累,金锣已经形成了一套“标准化、集约化、科学化”的规模化养殖体系,走在行业前端。

    除在山东本地建有大型养殖场外,金锣集团还放眼全国,积极寻找具有养殖优势区域进行养殖项目投资。2011年,金锣通辽养殖基地破土动工,项目计划总投资8亿元,建成投产后规模可达年出栏量50万头,将为金锣集团的自养生猪再添新力。

    在构建横向一体化“全产业链”的同时,金锣集团还加强垂直整合力度,如金锣在饲料中独创添加大豆肽植物高蛋白,以保证饲料的安全与营养。另外,金锣投入巨资一次性从美国引进450头种猪,以优化和提高自养商品猪的品质,极大推进中国生猪产业升级。通过对单个链条的提升,金锣进一步夯实“全产业链”核心竞争力,并使之成为其区隔其他竞争对手的“王牌”

    也正是这样的一条完整的产业链管理模式,吸引了亚运会组委会的注意,在2010年,金锣集团成为“第十六届广州亚运会唯一指定肉制品供应商”,金锣特色的全生态产业链成功护航亚运,代表中国肉制品首次登陆亚运舞台,向世界展示金锣出色的产品品质和行业成就。

    有关专家预测,“十二五”期间受人口数量增长、城镇化发展及居民经济收入增长、农村消费市场扩大等因素的影响,预计肉类食品消费需求将年增140万吨左右,肉类原料稳定供应面临挑战。在规模养殖领域占据先机的金锣,无疑会在未来市场竞争中抢占更多份额。依托全产业链的探索与发展,金锣集团对整个行业的维护和推动起到了积极作用。

    创新营销 提升品牌影响力

    随着中国居民消费水平提高、城市化及消费习惯的改变,近些年国内肉制品行业得到快速发展,一些区域性强势品牌正在崛起,行业格局正在悄然发生变化。业内人士表示,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行业已进入品牌塑造竞争的新时代。

    作为中国肉制品行业的领军企业,金锣秉承鲁商特有的坚韧与创新精神,加大布局产业和调整产品结构的同时,在品牌形象塑造方面亦不断推陈出新.通过不断注入新的品牌价值,完善品牌内涵与文化,在市场中逐渐形成了较强的品牌影响力,确立了金锣在消费者心中的良好品牌形象。

    2010年,金锣集团成功赞助广州亚运会,试水体育营销。借助亚运会这一国际舞台,不仅向世人展示了金锣产品所具有的卓越品质,而且金锣品牌亦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实现品质与品牌的同时飞跃。

    创新营销初战告捷,金锣集团持续发力,继体育营销之后,金锣再度首开中国肉制品行业的跨界营销先河。金锣先签约“时尚女皇”姚晨,为火腿肠产品注入娱乐元素,其后,金锣集团又与网络游戏《星辰变》结缘,进一步完成了对品牌时尚化的演绎,将品牌跨界营销推向巅峰。

    对于本土品牌的跨界营销,金锣集团品牌负责人表示,“跨界”代表一种新锐的生活态度,这与金锣不断创新的发展理念是相同的。金锣也希望通过这种产品与文化间的互补,创造消费者对品牌的全新体验。

    2011世界杯滑水赛中国站在临沂拉开帷幕,金锣再次与国际化赛事牵手,成为体育营销又一新举,不仅在国际化视野中亮相自身品牌,同时也将临沂华章在世人面前精彩书写。

    相关专家评价,金锣创新性的打出一套漂亮的营销组合拳,强力塑造品牌差异化优势,开启中国肉制品行业品牌竞争的大幕。不仅打破消费者对传统肉制品的品牌印象,自身品牌实现了一次华丽转身,品牌竞争力日趋提升!

    金锣在品牌经营方面的大胆创新,也为企业品牌建设注入了新动力和新活力,并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在由中国肉业网主办的2011年度肉制品行业消费者调查评选中,金锣火腿肠不负众望,以良好的消费口碑再次被评为“2011年度中国最受消费者喜爱的十大肉制品品牌”,实现连续四年蝉联这一荣誉。

    创新管理 实施人才高地战略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基石,现代化企业管理中的最重要一环就是实现企业和员工的和谐发展。以人为本,积极实施人才战略,是金锣集团能够保持持续竞争力、快速发展的另一重要保证。

    为了适应企业快速发展的要求,金锣集团通过外部引进和 “内部造血”机制吸引培养人才。通过实施多阶次人才策略,来满足企业不同岗位不同阶段的发展需求。通过确定“以企业发展需要为导向,以素质提升和创新能力建设为核心”的人才培养开发模式,金锣真正实现了人才培养的多元化和社会化。

    在高层次人才方面,金锣重点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大力引进行业优秀技术人员,形成了高级专家带头精干强劲的研发团队。为了加强上游养殖基地的人才队伍建设,依托国家和省内重大科研计划、项目和基地建设,金锣重点培养引进了一大批具有国际视野的农业科技领军人才。金锣集团技术开发中心现有技术人员70人,其中研究员、高级工程师2名,工程师10名,中级技术人员6名,助理工程师等30名,有效保证了企业的科技研发优势。

    与此同时,金锣与全国多家高校展开战略合作,主动为大学毕业生提供实习培训机会,一方面搭建了大学生与企业之间沟通的桥梁,提升了大学生就业素质,同时也成为金锣展示品牌的契机,积极吸引优秀人才加盟金锣集团。

    在构建多梯次人才团队的基础上,金锣集团加大内部培训力度,构建了完善的培训体系,全面的培训需求调研体系以及系统的培训评估体系,用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全员培训,提升员工的技术水平和职业素养。以技术人员为例,为了保持同行业先进水平,金锣每年都会选派技术人员到美国、德国、日本、新加坡、加拿大等国家进行学习和研修,以掌握国际最新技术。此外,金锣集团一直在积极筹建企业大学,帮助员工提升自身能力和业务素养。通过切实实施人才战略,金锣业已形成一套业内领先、多元化、多层次的完备人才建设体系,为企业长效发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为了保持企业活力,创建良性竞争氛围,金锣集团还大力拓展员工成才渠道,通过完善用人机制,健全“能上能下”的干部队伍建设机制,推行从口头表扬到荣誉奖励的“立体精神激励”,驱动员工积极成长。

    阶梯化人才战略和培养体制有效激发了金锣集团的创新活力和生命力,为金锣企业稳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证。

    创新社会责任实现企业更高价值

    在当今世界范围内,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已成为推动企业与社会、环境和谐发展的时代潮流,践行社会责任不仅是企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企业参与和谐社会建设的根本途径。

    作为中国企业500强之一,金锣集团在为大众提供优质的肉制品,满足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同时,以一个负责任的社会公民姿态,积极践行企业对于社会、环境和经济等多方面社会责任,不断促进企业与社会、环境的和谐发展,在全面履行企业社会责任方面走在了前列。

    金锣相关负责人表示,做好产品是食品企业首要社会责任。做好食品是提高全民生活质量的保证,也是企业实现持续发展为社会创造更多财富的基础。未来,金锣将继续实施以消费者认可为导向的企业战略,用高度的责任思维统筹公司发展大局,为消费者奉献高品质产品。

    在发展过程中,金锣集团始终秉承“兴一处龙头,富一方百姓”的发展思路,始终把“民生意识”融入企业发展的每个环节。在构建涵盖饲料研发、种猪繁育、生猪培育、加工生产、冷链物流、终端销售等三农全过程的“全产业链”过程中,吸纳大量当地劳动力进入企业,缓解了当地就业问题,极大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在完善产业链和做大规模化养殖过程中,金锣还大力实施“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成立了农村生猪合作社,把仔猪下放给农户,并实行建舍、猪苗、饲料、防疫、管理、回收六统一。在壮大企业规模养殖实力的同时,通过金锣规模养殖的示范作用和生猪养殖合作社机制的实施,极大的加速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并为农民致富提供新的平台。

    目前,金锣集团拥有山东、黑龙江、吉林、内蒙古、湖南、四川、河南等多处大型生产基地,员工近3万人,是全国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随着产业布局的进一步实施,金锣将为解决当地农民就业和稳定区域经济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此外,金锣集团将社会公益事业作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参与各项公益活动,以此形成良好的社会示范和带动效应,推动社会公益文明构建的进程,近几年累计向社会募捐善款已达数亿元,履行企业公民应尽的任务和责任。2008年汶川大地震后,金锣捐款捐物3000多万元;玉树地震时,金锣历经坎坷运送2000箱火腿肠驰援灾区;此外,金锣集团还捐建了希望小学、筹建了希望基金。

    有关专家指出,如今公众对企业社会责任抱有更多期待,因此企业需要深化社会责任意识、强化社会责任管理体系建设,来打造核心软实力、获得可持续发展。金锣负责人表示,未来,金锣还将不断深化社会责任建设,在实现企业跨越发展的同时,通过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来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企业的更高价值。

    金锣相关负责人表示,行业“十二五”规划为企业提供了发展良机,金锣将坚持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肉类深加工”这一主业拉长产业链,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通过“传统产业高新化,高新技术产业化”的企业发展战略,把企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为中国肉类民族品牌走向世界做出积极的努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联系。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每经订报电话

    北京:010-58528501 上海:021-61283003 深圳:0755-83520159 成都:028-86516389 028-86740011 无锡:15152247316 广州:020-89660257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农行一季度净利增27.55% 县域金融或成未来增长点

    下一篇

    证券市场的主流与非主流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