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车企切磋海外发展:四种模式实现扩张

    2012-04-27 01:06

    每经编辑 王政楠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北京    

    王政楠 每经记者 祝贺 发自北京

    入世10年,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高速发展,但仍不能算强大。2011年,中国汽车总销量高达1841万辆,但同时出口量却只有81.43万辆。在国际市场上,中国汽车工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海外市场要求中国汽车在产品技术、质量、营销管理和运营管理等方面都能适应国际化的需要。但目前的情况是,中国汽车工业国际化发展路径仍未明确。

    在日前召开的 “2012中国汽车论坛”上,来自北汽、奇瑞、吉利等车企的代表就以上问题进行了讨论。

    应对策略需因地制宜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周必仁表示,全球每个国家和地区的法律环境、人文环境和政策环境都有很大的差别,奇瑞根据它们的特点将市场分为四种类型,即战略型市场、重点型市场、一般型市场和优势型市场。

    周必仁介绍说,奇瑞聚焦的核心是重点型市场,致力于为重点型市场建立差异化的营销策略。“国家不一样,对汽车的营销的要求也不一样。所以我们要进行区域产品、区域服务以及区域品牌等方面的规划,考虑如何提升用户满意度,如何准确测量用户满意度。”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毛海则针对海外市场提出了区域解决策略。比如,对于俄罗斯及中亚,应该是以商促成联合发展;对于欧美区域,以并购方式建立研发基地,通过吸收利用当地优势研发资源、收购优质资产,来促进自身的技术升级;对于中南美区域,利用中国与智利及秘鲁自然贸易区,采取贸易形式进入。

    务必注意风险防范

    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曾在今年的“两会”提案中指出,由于我国汽车企业在推进实施国际化战略中,往往是彼此各行其是,缺乏统一、明确的战略步骤,甚至是内部同室操戈,直接导致中国汽车整体在海外发展的风险日益增大。

    在此次论坛上,浙江吉利控股集团副总裁李东辉就2011年吉利合并沃尔沃这一案例,和与会代表分享了跨国并购中要注意的战略及风险防范问题。

    李东辉将跨国并购的风险分为四类,包括战略风险、商业风险、法律与政治的风险以及并购实施和整合的风险。

    对于战略风险,李东辉认为主要应从并购的动因,并购的目的或者出发点的角度,最大限度来规避风险。他特别提到在收购过程中公司的融资策略问题。李东辉表示,在公司自身良好的盈利和现金流的基础上,可以寻求国内外金融机构的贷款,同时也可以寻求国际资本市场的融资,因为在国际市场也有很多的投行和财团。“实际上在并购过程中,与合作相关的很多投资者都有可能提供资金支持。”

    四种出口路径

    中国汽车要实现海外发展,毛海认为,主要有四种模式可以运用。第一种模式是贸易模式,主要表现为出口和KD组装。“其优点是风险小,税收可以留在国内。缺点是没有长期的利益,难以形成规模。”第二种模式是投资方式,即在当地直接投资建厂,实现全球化的采购;第三种模式是联盟方式,可以利用合作方的品牌进行国外市场的开拓,但不利于自身品牌的推广。

    毛海指出,联盟方式的典型是上汽和通用联合开发通用五菱,让通用五菱进入印度、巴西市场;福田与奔驰进行重卡业务的合作,使福田汽车能在奔驰全球网络中销售。

    最后一种方式就是吉利收购沃尔沃这样的并购方式,优点是技术升级较快,迅速形成规模,难题是资金需求大,整合难度也大。

    版权声明

    1本文为《每日经济新闻》原创作品。

    2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授权,不得以任何方式加以使用,包括但不限于转载、摘编、复制或建立镜像等,违者必究。

    上一篇

    奇瑞吉利扩大外资合作 本土零部件技术破局尚需时日

    下一篇

    “三化”助力企业腾飞 华晨汽车携多款首发车型闪耀北京车展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