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多地试点 金融改革进入“实战”阶段

    证券日报 2012-04-25 08:43

    编者按:3月28日,国务院常务会议批准实施《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确定12项主要任务;4月12日,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通过《关于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与此同时,天津市、成都高新区等16个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也正在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可以说,全国范围内掀起了金融改革的热潮。那么,这些改革措施的实施方向是什么?具体影响有哪些?本报今日推出专题,做出详细解读。

    制度创新是科技和金融改革结合的基础

    专家认为,金融改革还处于试点阶段,短时间内出台大动作的可能性不大

    近期,在温州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被高度关注的同时,全国不少地区也纷纷开始探索金融改革。深圳出台系列金融创新措施、珠三角金融特区方案上报国务院、天津滨海新区出台18项金融创新举措。金融创新似乎已经在全国形成一股热潮。

    对此,业内专家认为,各地金融改革根据各自具体情况进行不同层面的创新,然而全国金融工作会议强调改革依然是稳字当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优化信贷结构,并在改革过程中切实防范经济金融风险。金融改革将稳妥有序地进行,目前还处于试点阶段,短时间内出台大动作的可能性不大。

    科技与金融结合试点在先

    在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获批之前,科技部会同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监会、中国证监会、中国保监会研究确定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天津市、安徽省合芜蚌自主创新综合实验区、成都高新区等16个地区为首批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地区,各试点工作正在推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

    成都高新区管委会副主任唐华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获批以来,成都高新区与四川证监局建立对接机制,全面、高效帮助企业开展改制上市辅导,重点在创业板上市和“新三板”探索深层次合作模式,提升改造上市服务效率和质量。

    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部级协调指导小组成员、科技部科技经费监管服务中心副主任房汉廷在接受《证券日报》采访时表示,科技金融创新是加快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也是实践中的一个难点。推动科技金融结合试点工作当务之急是建立多元化的科技金融投入机制、多渠道的资源汇集机制和制度化、常态化的科技金融工作机制。

    科技和金融结合关键在于制度先行,为此,科技部会同“一行三会”成立了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部际协调指导小组秘书处,旨在加快推进促进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工作。此外,首批获批的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均成立了以地方领导同志为组长、科技部门、金融部门和机构负责同志为成员的试点领导小组。

    成都高新区积极与深交所合作,通过开展改制上市培训会、建立盈创动力西部路演中心等方式,与深交所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深化改制上市服务体系,帮助证监会过会企业尽快在深交所挂牌上市。在创业板储备企业中,试点批复以来,成都高新区已新增5家企业上报证监会并获正式受理,新增7家企业即将在四川证监局完成上市辅导,10余家企业即将进入辅导期,另有一大批符合创业板条件的优质科技型企业正在积极准备中。同时,成都高新区也积极开展“新三板”筹备工作,已有35家企业与券商等中介机构签约,其中15家企业已具备“新三板”申报条件。

    此外,天津市作为科技和金融结合试点,近期成立了天津市科技金融促进会,该促进会将搭建科技与金融对接的平台,拓宽科技型中小企业的融资渠道。通过举办年会、论坛、项目路演会以及具体项目合作等形式的活动,加强科技型中小企业与金融投资机构、中介服务机构的联络与合作,为投融资项目的成功创造良好环境。同时,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评价体系,通过信用评价体系平台的建设,为科技型中小企业在融资、担保、投资、政府资金支持、商业往来等方面提供服务。

    业内专家表示,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的主要支柱,随着企业的快速扩张,目前中小企业普遍面临融资渠道狭窄、财务负担沉重等困难。目前金融改革创新遍地开花的现象无疑缓解了各地企业融资难的问题,有效补给企业资本,将金融创新最终引导到实业中来,避免企业陷入实业空心化的困境。

    温州金融改革突出重围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提出,完善地方金融管理体制,防止出现监管真空,防范系统性风险和区域性风险。建立金融业综合统计制度,加强监测预警;建立金融综合改革风险防范机制。清晰界定地方金融管理的职责边界,强化和落实地方政府处置金融风险和维护地方金融稳定的责任。

    在强调防范风险的同时,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有助于民间资本运作更加规范、透明,有利于提升金融体系的效率,并有效过滤其内在的高风险。清科研究中心分析师刘碧薇认为,《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总体方案》释放四方面的积极信号,即:鼓励温州民间金融组织形式创新;打破垄断,降低民资准入银行业门槛;支持金融机构面向小微企业;加强监管、警示改革中的风险。

    据悉,在温州金融改革试点推进的过程中,温州市将利用民间资本的先发优势,提高民间资本参与股权投资的专业化程度。从政策上将吸引境内外优质股权投资基金落户温州,大力推动股权投资机构集聚和设立,同时设立政府引导基金,将政府财政资金有效注入基金;并设立股权投资行业协会,有序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实体经济。

    事实上,在此之前,温州已经在股权投资领域进行一定探索。如2011年7月,温州人股权投资基金壹号基金设立,该基金为首支政府参与引导、专注于温州地区股权投资的基金,注册名为温州红石天堂硅谷壹号股权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规模为5亿元人民币。

    此外, 在2011年上半年的民间借贷风波中,部分企业发生资金链断裂,急需通过股权转让等方式盘活存量资产,因此,搭建吸引民间资本与产业投资对接平台至关重要。“产权交易所作为场外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已成为多层次资本市场的一部分。政策出台有利于进行金融业务创新,实现产权流动,提高小微企业的融资效率。” 清科研究中心刘碧薇认为,在温州金融改革中,建立健全产权交易所的运作规则和信息披露制度,制定合理的基础规则和操作标准成为改革的首要任务。

    央行总资产跃居世界第一

    金融市场化改革底气十足

    ■阎 岳

    继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成为世界第二后,2011年中国央行的总资产也跃居世界首位。这两个数据之间有什么联系呢?

    渣打银行的报告称,在过去的五年,中国人民银行的总资产增长了119%,并于2011年末达到28万亿人民币(约合4.5万亿美元),同期美联储、欧洲央行的资产规模分别为3万亿美元和3.5万亿美元。中国排名跃升至第一位。

    中国央行之所以有这么多的资产,恐怕与央行奉行的池子理论有一定的关系。央行行长周小川评论说,“应该说(池子的)效果还是不错的。”

    以上仅是央行总资产快速增长的一个原因。

    中国央行总资产跃居世界首位对于中国经济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个问题值得大家好好研究。

    在2010年,中国经济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体。但在2010年世界各国人均GDP排名(IMF数据)中,美国是第9位,中国仅排名第95位。

    从人均这个角度看,无论是中国央行总资产还是经济总量,大则大矣,距离“强”则还差之千里。

    但不管怎么说,兜里有钱总是好事,更可以干自己想干的事。目前,中国已经放慢了经济增长速度,做出这种调整的目的,通俗地说就是要提高人均指标的“含金量”。而巨额的央行资产则有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

    问题是,在中国经济转型的这个进程中,央行怎么让这些钱成为提高人均指标“含金量”的催化剂?

    央行行长周小川给出了答案。他称,未来,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强宏观调控,加快结构改革,保持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和平衡增长。可见,央行将于现在乃至将来向这些领域注入流动性。具体措施包括通过适时加大逆回购操作力度、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央票到期释放流动性等多种方式,稳步增加流动性供应。

    稳步增加流动性的这些措施,将有助于我们创新型国家的建设,有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调整经济结构,从而实现“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的转变。

    央行巨额的资产也为加快金融市场化改革提供了动力。

    周小川对此的解释是,推进改革追求的是资源配置的优化,配置效率的提高。市场化改革的主要好处来自于资源配置的效率和优化,这是大家受益的基础,而不一定是为了解决一些各不相同的具体问题。

    比如,目前已经启动的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就能解决温州当前经济金融运行中存在的“两多两难”突出问题,从而有利于健全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发展的能力,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没有央行资产偌大的“盘子”,金融市场化改革只能是空谈,“对于那些基本具备条件的改革任务,成熟一项,就启动一项”的承诺也没有什么效力。

    周小川对改革做了很好的诠释:改革是一个大的系统转变,需要有一个大致合理的顺序安排。同时在渐进式改革过程中,需要体现帕累托改进,即资源配置的不断优化。这种优化将带来效益、带来好处,不断把蛋糕做大,是有其内在理论基础的。

    温州模式为全国探路

    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提出,温州近期将重点推进五大领域的金融改革创新,计划年内帮助引进一到两家外资银行入驻温州

    ■本报记者 傅苏颖

    设立温州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应该是一种创新,它对推动我国金融市场改革,特别是对整个中国金融体系改革起到了标志性作用,意义不容小觑。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易宪容表示,对于这次温州金融改革试验,最为重要的内容应该是确立当前民间金融合法性,让国内民间金融阳光化及规范化。可以说,这是当前中国金融体制改革的一件大事。

    民营企业联合会会长保育钧表示,将温州设立金融改革实验区,有三个方面的突破,首先是允许民间资本组建村镇银行,这项条款如今总算落实。第二个突破就是,符合条件的小额贷款公司可以改建成村镇银行,但是条件和制定对象并未得以明确。第三就是,赋予地方金融办的监管权力。

    中国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货币理论与货币政策室主任彭兴韵认为,长久以来,民间融资头上一直高悬“非法集资”、“拢乱金融秩序”的利剑。由于正规金融体系垄断金融资源,对民营经济支持不足,部分民企不得不游走于灰色地带,融资成本畸高,制约了民营经济的规模经济效应,放慢了结构调整,最终降低了中国经济的总体效率。因此,温州金改试验首要意义,就是将规范发展民间融资摆在了最显著的位置,认可其为中国多元化金融体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当然,中国人民银行研究生部部务委员会副主席焦瑾璞在肯定了它是中国金融改革的重要一步的同时也表示,12项任务指明了未来温州金融改革的前进方向,但这只是一个框架,关键还在于相关部门拿出具体的实施细则,尽快贯彻落实下去。他期待温州金融改革十点在机构准入、股权结构、运行机制等方面有所突破。他认为,只有大胆地尝试,才能为下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奠定基础。

    小微企业融资难,一直备受外界关注。焦瑾璞认为,小微企业融资难主要体现在,一是小微经济要发展,必须走上坡路发展,发展的时候小微金融能不能推它一把,就是小微企业能否借来钱;二是小微企业要借钱能不能实现,这两个问题实际上是连在一起的。

    十七大报告指出,要建立多种所有制结构和多种经营形式的现代金融体系。此后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陆续起步,但对民间资本的金融业准入仍限制重重,如村镇银行只能由原有金融机构主发起设立;只贷不存严重影响小额贷款公司的流动性,也制约了资金上的互通有无功能;在“多种所有制形式”探索方面,中国金融机构也进展缓慢。

    彭兴韵表示,此次温州金改相关内容表明,村镇银行由原有金融机构垄断主发起设立的局面将被打破;小贷公司转制为村镇银行,可打破此前“只贷不存”的局限,成为真正意义上的金融机构,既可吸收社会闲散资金,也可提供贷款服务。由于目前小贷公司主要参与者是民间富余资本,温州试点成功后,可能会有大批小贷公司转型,村镇或社区银行等将大量涌现,这将对构建多层次金融体系,解决农村和小微企业金融服务提供有力支撑。

    但是,保育钧认为,虽然提出组建村镇银行,条件和制定对象并未得以明确。

    北京天则所学术委员会主席张曙光也表示,此次方案没有提到发起设立民营银行的试点。这是国内外关注的焦点。要知道,村镇银行、小贷公司、农村资金互助社等早已有之,虽然它们也是民营性质,但其存在和发展及其作用和意义不可能与民营银行同日而语。何不名正言顺地提出设立民营银行。

    此外,方案回避和删减了本来就有的利率市场化一项。张曙光表示,利率市场化是金融改革回避不了的大事,因为,在利率管制之下,银行的基准利率与市场的真实利率必然严重脱节,这就为寻租和扭曲创造了巨大的空间。在这种情况下,仅仅放开准入,实现民间借贷从“地下暗流”到“地上活水”的身份转变,并不能改善民间金融的运作机制,也无法降低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如果不通过利率市场化促进银行金融业市场竞争的发展,也许会造成新的扭曲,而无法达到改革的目的。

    值得高兴的是,浙江省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23日召开视频会议,温州近期将重点推进五大领域的金融改革创新,计划年内帮助引进一到两家外资银行入驻温州。

    据悉《温州市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实施方案》目前已形成送审稿,待工作领导小组同意后分步实施。温州市近期将重点推进五大领域金融改革创新,包括建立健全服务小微企业的金融组织体系;大力推进民间金融阳光化和规范化;加强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培育和发展地方资本市场;强化地方金融监管体系建设和风险防范。

    据介绍,年内制定出台《温州市民间融资管理办法》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帮助引进一到两家外资银行入驻温州;缩短温州企业上市时间,支持温州上市企业做大做强;支持更多优质证券机构到温州开设分支机构;积极支持温州开展中小企业私募债业务等。

    金融改革

    激发资本市场活力

    专家指出,此轮金融改革具有全国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

    ■本报见习记者 徐 科

    近期,从温州到深圳,金融改革一直在延续。

    先是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赴温州了解金融综合改革实验区建设情况时强调,在温州推进金融综合改革要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金融服务领域,畅通民间投资渠道,改善小微企业和“三农”金融服务,拓宽企业融资渠道;此后,深圳市政府常务会议在4月12日也研究通过了《关于改善金融服务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了包括加快深港跨境人民币贷款业务试点、推进前海股权交易所建设、在前海设立战略新兴产业国家级创投母基金、探索开发适合战略新兴产业特点的中小企业私募债和产业链融资等金融产品等多项重大金融创新举措。

    资本市场反响热烈

    对于金融改革的密集出台,资本市场反响最为热烈,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温州和深圳两地金融改革的题材,被敏感的资本市场所捕捉,浙江板块的余温还没有散去,深圳本地股就已经热到了沸点。市场人气由此也被有效带动。有人预测,一系列金融改革开始启动将形成一个长期的利好。在欣喜之余,作为理性的投资者仍然不禁要问,金融改革近期密集出台,究竟有什么特殊背景,金融改革又将给中国经济,金融体系以及资本市场带来哪些深远影响?

    对此,民族证券研发中心副总经理徐一钉表示,从短期来看,金融改革只是对相关板块有一些刺激,带来主题性的交易机会。然而,没有上市公司业绩支持的改革对于市场的支撑是比较有限的,如果上市公司净利润难以出现大幅度增长甚至跳跃性增长,大家所期待的金融创新改革的红利暂时难以普及A股市场。

    与此同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炒地图”的概念,认为近期的金融创新改革给资本市场带来的是一种短期的投资套利。专家认为,金融改革初期对于资本市场题材的发现、价值的发现,有激活资本市场的正面影响,但是如果沉溺其中,只是关注短线的炒作,市场仍旧很难找到解决问题的方向,这是较为危险的做法。从长期来讲金融改革对资本市场还是利好的,放眼十年,如果利率市场化有所推进,对A股市场真实估值和定价大有裨益。

    利率市场化是渐进过程

    关于目前的温州金融改革步骤,备受关注的“利率市场化”并没有提及。对此,分析人士表示,关于“利率市场化”管理层并没有回避,在两会期间、包括在央行的文件中都有提及,两个改革试点中没有对利率市场化进行试点操作原因在于利率市场化是全局的事情,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比如未来温州的信托、典当行等成为小额贷款公司之后,本身就在承担着一部分利率市场化的功能。

    多位专家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温州的问题并不在于利率是否实现市场化,风险恰恰在于之前利率在温州民间走的过高,发展成了高利贷,如果未来继续用高利贷的方式去救实体经济还是没有出路的,最终金融资本和实业资本都是两败俱伤。

    分析人士称,温州的融资问题如果仅靠当地的循环可能不会出现特别好的效果,这需要多点、多地甚至联网的实验区的逐渐推开,例如证监会正在做的新三版扩容、OTC市场,包括正在做的中小企业发债,利用全国的债券市场压低资金成本,这些都是压低整个社会融资成本的渠道,只有把资金成本压下来的同时又给资金找到出路,这样中国的实体经济才能得以发展壮大。

    众所周知,金融改革之前,温州遇到的问题在于,一方面出口遭遇了竞争,需要升级和转型;另外资本的出路也遇到了问题,所以温州此次的政策获得被称为是“因祸得福”。对此,中国外汇研究院院长谭雅玲表示, 尽管我国的改革方式是一种“亡羊补牢”的方式,但这对此时的温州情绪和思路具有很大的促进和推动作用,是一个时机和方法十分准确的选择,更具有全国性的指导和启发意义。尤其是当前市场情绪较为低迷和悲观,投资方向迷失和困惑,我国政府对温州金融综合改革的对策是一场及时雨,有利于化解温州的负面压力,也为温州投资,尤其是个人投资打开出路,必将对温州的未来发展注入新的思路和新的机遇。

    2012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承上启下的重要一年,面对国际政治经济环境的复杂多变,面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出现的新情况、新变化,全国“金融改革”大幕在各界的期盼中逐渐拉开。经济学家表示,中国经济发展到现在的规模,内部结构环环相扣,与外部的沟通互动尤为频繁,这样的背景之下,需要有制度变革加以支持,形成内部的循环和架构的匹配,中央在温州、深圳设立金融改革试点的同时也为未来在全国的推广预留了空间,今后,如果温州、深圳经验成功拓展到天津、上海、甚至北京,最后连成一张网,把资金的成本压下去,让资本流动起来,就会更好地服务于我国实体经济的发展。

    上一篇

    4月CPI或降至3.4%

    下一篇

    金改股炒作:注定与散户无缘



    分享成功
    每日经济新闻客户端
    一款点开就不想离开的财经APP 免费下载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