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强 每经记者 李智
在央视曝光“问题胶囊”事件后,资本市场也掀起一阵旋风,随着该事件的继续发酵,受此波及的上市公司越来越多。生产正规药用明胶的上市公司得到资金追捧,青海明胶(000606,收盘价8.73元)、东宝生物(300239,收盘价39.15元)等相关个股连续暴涨。
几家欢喜,几家愁。与上述个股恰恰相反的是,通化金马(000766,收盘价4.36元)却被药品监管部门查封胶囊剂生产车间,在卷入“问题胶囊”事件的同时,更不幸沦为A股唯一涉事上市公司。
事发多日终道歉
早在4月15日,央视就曝光了部分药用胶囊厂用皮革废料所生产明胶作原料,导致生产出来的胶囊中重金属铬含量超标。而在被曝光的9家药厂名单中,上市公司通化金马赫然在列。
但实际上,作为唯一卷入“问题胶囊”事件的A股上市公司,通化金马却并未在第一时间就此事发布任何公告,这样的做法也被质疑涉嫌信披违规。该事件曝光6天后,披露了有关“问题胶囊”的相关公告,占公司销售收入44.68%的胶囊生产车间已被查封,就此次事件向消费者和投资者表示道歉。
上周六(4月21日),通化金马公告表示,根据药监的抽查和媒体报道,公司生产的清热通淋胶囊,批号为20110901、20111005、20111007,断血流胶囊,批号为 20111001,胶囊中铬含量超过国家《2010 版中国药典》规定。
鉴此情况,省、市药品监管部门已经查封了通化金马胶囊剂生产车间,并对其“问题胶囊”流向进行排查,对现有胶囊剂的成品、半成品、包材进行就地查封,现场封存取样送检验部门重新检验。
通化金马则介绍称,出现使用“问题胶囊”的主要根源是公司质量检测程序有疏漏,无法检测胶囊中铬的含量,导致了公司产品问题事件的发生。其暂停销售的胶囊剂药品,需要待检验合格后方能重新销售使用。该公司预测全部检验完成的时间需要15天左右。
游资大肆出逃酿跌停
面对“问题胶囊”事件来袭,通化金马自然遭到冲击,其公告披露,公司目前生产的胶囊产品有19 个产品,2011年销售收入8108万元,占公司总收入的1.81亿元的44.68%。本次胶囊生产线被查封,相关胶囊产品被召回送检对公司的营业收入及其他财务影响暂不能确定。
而通化金马近5万名股东,显然更为关心公司股价将何去何从。受此该事件拖累,通化金马自然应声而倒。4月16日该股开盘即遭暴跌7%,17日全天下挫3.41%。
如果此前还有投资者抱有一丝期望的话,那么在通化金马公布“问题胶囊”相关情况后,这个幻想瞬间就被打破。
昨日,通化金马再度大幅跌开,几经挣扎依旧难逃厄运。该股最终被牢牢摁在跌停板之上,成交量也随之放大,全天共计成交2374万股,成交总金额达到1.08亿元。
根据龙虎榜数据显示,江浙游资拼死撤离,广发证券上海民生路营业部高居卖1席位,卖出1332万元。在其带领之下,东吴证券杭州文晖路营业部、信达证券杭州体育场路营业部、中信建投南京江宁金箔路营业部等游资席位也相续卖出,5大游资共计抛售2261万元。
“地雷”与“惊喜”常常是相应而现的,2011年“瘦肉精”事件突袭双汇,双汇发展(000895,收盘价65.39元)因此连吃3个跌停板,而涉及食品安检业务的达安基因(002030,收盘价9.05元)却受益匪浅。同样,本次“问题胶囊”事件曝光后,也激起了资本市场的躁动,生产正规药用明胶的上市公司倍受资金追捧。其中,青海明胶、东宝生物尤为强势,双双给出5个涨停。
需要提醒的是,青海明胶一季度业绩显示,报告期内公司营业收入7482.45万元,同比减少61.11%。其净利润续去年同期亏损638.8万元后,再度出现亏损561.02万元。更有媒体爆出,青海明胶原材料或来自废品收购站,投资者需提高警惕。